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谨防问题整改落入形式主义陷阱

2025-02-18 16:46 来源:新华网

【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谨防问题整改落入形式主义陷阱

  新华社记者刘阳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形式主义问题整改方面出现本末倒置苗头,过度关注“包装”“唱功”,忽视了“疗效”“实绩”,以形式主义改形式主义,改不到问题的根本之处,改不进百姓心坎,亟需高度警惕。

  近日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提出,压实整改责任,强化跟踪指导,推进系统整改、源头治理,坚决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

  问题是整改之基。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要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寻找问题时,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敞开胸怀、畅通渠道,深入基层“望、闻、问、切”,用好信访接待、走访座谈、民生热线、网络平台等方式,听真话、察真情。要对典型案例复盘解剖,举一反三,把问题研究得更深更透,找准找实问题症结和矛盾本质所在,为抓好整改提供精准靶向。

  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要把“改”字贯穿始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问题整改过程中,很大精力落在“材料”上,面对媒体说得头头是道,汇报表态斩钉截铁,落实时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整改落实要真刀真枪、动真碰硬,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能装样子、打太极,防止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纸上整改。要用结果说话,用成效交账,坚决防止搞选择性整改,甚至边改边犯、改了又犯。

  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常抓不懈、保持长效。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要及时盘点总结整改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的工作,防止问题反弹。同时要坚持制度制定与执行并重,狠抓制度落实,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确保其立得住、落得实、行得远。

  整改落实最忌讳打官腔、耍滑头,务必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真正抓住问题关键,确保真改实改、改到位。对于整改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更是要坚决严肃问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