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全国首条全自动核药生产线在蓉投用

2025-02-14 11:12 来源:成都日报

  全自动放射性药物生产线。

  2月13日,记者穿越层层防护门,步入通瑞生物制药(成都)有限公司的药物研发与生产车间,透过透明的玻璃窗,见到身着隔离服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进行药剂实验。

  来到行政楼,记者见到了通瑞生物副总经理乔海涛。“刚刚那条生产线‘大有来头’,这是我们自行研发设计的全国首条全自动放射性药物生产线。仅用1年时间,在2024年年底完成了生产线的研发、制造、调试与交付。”乔海涛介绍说,过去,核药的生产操作需要人工完成,现在有了这条智能化生产线,全部由机器完成。

  省委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强调,要增强实体支撑力,加快产业链迭代升级,抢占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升创新链转化效率,积极培育新赛道产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推动新旧动能顺畅接续,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核医疗是现代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手段,也是迈向精准医学的重要途径。如何与“核”共舞,用医药“核”武器守护生命健康?本报记者一线“探”创新。

  “成都造”核药

  已开启临床I期试验

  核药,即放射性药物,是一类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在特定分子上,利用不同核素发射出的不同能量级射线显示或杀伤肿瘤,实现诊疗一体化的特殊药物,已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放射性核素偶联药(RDC)被认为是目前核药靶向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也是通瑞生物的研究领域。RDC的治疗效果如何?一个病例显示:一位肿瘤已骨转移的晚期患者,此前只能扶着墙缓慢移动,但在一次给药后,走路步态明显正常了许多,已可以缓慢地自己行走。

  “一般来说,1个治疗疗程需要4个给药周期,而仅在1次给药后,这位病人的状况就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好转,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乔海涛表示,这正是RDC的厉害之处,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它可以主动找到“病灶”并发起精准“核打击”,实现疾病的精准治疗。因此,核药也成为全球各方必争的未来产业新赛道。

  目前,通瑞生物的研发管线重点布局肿瘤治疗领域,开发基于全新靶点、多种配体、新型核素的诊疗一体化靶向药物。其中包括针对中国人群中多发的前列腺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开展相关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研发。

  就在2024年11月,通瑞生物首款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性核药已正式获批开展临床I期试验,有望守护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

  中试平台已投入运营

  2025年有望达1亿元产值

  就在去年11月,通瑞生物“官宣”完成超1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泰珑投资共同领投,高瓴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和产业方共同参与投资。堪称“豪华”的投资阵容,以及1亿美元的融资额,足见通瑞生物的“硬核”实力。在乔海涛看来,通瑞生物能获得青睐,与其在核药产业上中下游建立的优势密不可分——

  通瑞生物从最前端的分子筛选做起,开展核药研发,并已打通稳定的核素供应和产品物流通道,可确保供应链体系高效稳定全面运转;此外,还打造了通瑞生物放射性药物CRDMO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通瑞中试平台”),可以满足放射性药物工艺开发、质量研究、质量检验、药效药代、安全性评价等药物研发全流程需求,并获得30余种医用核素操作许可。

  在拥有这样一流研发生产设施的基础上,通瑞生物正通过通瑞中试平台提供高效、专业的转化服务,为更多成都及四川核药企业新药研发与供应赋能。

  应该看到,由于核素的特殊性,与普通药物存在较大区别,在研发、生产等药物开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中均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一个高壁垒行业,这也成为不少核药研发和成果转化面临的难点与痛点。通瑞中试平台作为“产学研用”开放式的服务平台,能力覆盖小试、中试、工艺放大、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和商业化生产的各个阶段,可以为普药提供分子影像CRO及伴随诊断开发服务,为核药提供研发及产业化一站式服务。

  据介绍,通瑞中试平台自2024年初开展相关业务以来,已服务近10家客户,完成合同额1000万元。同时,平台已顺利通过成都市中试平台备案。乔海涛透露,2025年通瑞中试平台有望完成1亿元的订单合同。

  加快竞速核药赛道

  成都产业优势明显

  近年来,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目共睹,成为全国版图上重要的“一极”。通瑞生物所在的成都医学城,已前瞻布局放射性药物赛道,初步形成放射性药物产业集聚效应。这也为通瑞生物等核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的发展信心不仅来自企业自身实力,也来自省、市精准的政策支持及产业集群集聚。”乔海涛说道,“四川是核大省,核素的获取离不开反应堆且核素有特定的半衰期,对反应堆及物流运输条件要求很高。而通瑞生物所在的成都医学城,拥有丰富的核试验平台。”

  除了这些显性因素,扎根核领域多年的乔海涛还特别提道:“四川、成都对核药产业发展十分重视,从政府到民众对核产业的接受度都比较高,像通瑞生物也是以极快的速度通过环评。更为重要的是,核药的特殊性需要便利的交通,争分夺秒送到患者手中。而成都具有双机场优势,并具有开展医用同位素航空运输的资质。”

  此外,核医药也是成都发展未来产业的24个细分赛道之一。在高能级平台布局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在成都;在核医疗诊疗体系上,成都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等,几乎涵盖医用同位素产业链的上下游。值得一提的是,通瑞生物也承担了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的建设。

  “我们希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也希望通过国产化,不断降低供应链成本,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核药。”乔海涛说道,接下来,通瑞生物将进一步完善靶向前体发现等核心技术平台,升级创新RDC药物高通量筛选能力,加速建设多条国际领先研发管线。(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