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新春新起点 奋力谱新篇

2025-02-10 16:19 来源:人民日报

  沿线巡检,保障网络畅通

  记者 贺勇 乔栋

  上午10点左右,伴随着火车的减速鸣笛声,青海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沱沱河站热闹起来。人群中,两名身着橘黄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格外醒目。一下火车,两人直奔3公里外的一处检查站。

  他们是中国联通格尔木分公司的巡线人员。年轻的叫蒲延祯,和比自己大8岁的康天柱搭档已有3年。“把备用电缆搬下来,我去找断点准确位置。”光缆埋在地下,随着康天柱手持的铁锹不断起落,受损光缆完整露出来。两人默契配合,顺利完成抢修任务。

  海拔4500多米,室外温度零下20多摄氏度,两人忙完才发现,手已冻得发紫。“再往北走上几公里,看看沿线还有没有其他隐患。”康天柱说。

  从青藏线五道梁站到唐古拉山镇南边山口,他们的巡检线路长达200多公里。去年下半年开始,唐古拉山镇接入了千兆网络。网络提速,也意味着蒲延祯和康天柱工作量更大了。

  “最近网络运行怎么样?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们。”下午,两人来到镇卫生院回访,与副院长索南卓玛熟络地聊起来。“前段时间老是不稳,最近又快又稳。”索南卓玛笑着说,“远程医疗、上传药方和诊断书,都离不开稳定的网络。网络提速,服务群众更便捷了。”

  夜色渐暗,康天柱打开手机、点开巡线软件,屏幕上的小圆圈沿国道密密麻麻排列。“黄色圆圈是完成巡检的点位,白色的是我们接下来一个月要去的地方。”康天柱说,“为了让大家用网体验更好,我们的坚守是值得的。”

  警务上云,守护百姓平安

  记者 商旸 肖家鑫

  春节假期,山东济南泉城路的商圈、景区热闹非凡,但也伴随着警情量的攀升。

  一大早,泉城路派出所门前,所长董伟正在分配任务:“副所长朱艳带新来的同志去胡同巡逻,走访独居老人;你们这一队负责商圈人流监测,其余人跟我去泉城广场!”

  为了守护辖区,泉城路派出所用科技赋能警务,把实地巡逻走访和线上互动紧密结合,推动警务上云,全天候守护百姓平安。

  春节假期,外出工作、上学的人都回来了,矛盾纠纷也有所增加。朱艳带领队伍巡逻时听到巷子里传来争吵声。原来是邻居间因杂物堆放导致通道狭窄而引发了矛盾。

  朱艳了解情况后,边劝解情绪激动的群众,边招呼其他几名民警帮着重新规划空间。一番努力后,小巷通道变宽敞,物品也摆放整齐了,方才紧张的气氛也变得缓和起来。

  “同志,您是不是在小吃摊吃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把包落下了?咱这就去问问摊主。”巡查途中,董伟一边帮群众解决难题,一边留意智慧系统的提示。在派出所的智慧泉城平台,值班人员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区域的客流量,随时统筹与调配巡逻警力。

  假期期间,人流如织,来自外地的张女士不小心与孩子走散了。巡逻民警发现了孩子,立刻通过移动警务终端,把孩子的信息同步到智慧平台上。不到10分钟,民警就带着孩子找到了妈妈。

  晚上7点,董伟回到派出所简单休整,带领队伍再次出发,继续守护泉城的安宁。

  南山披绿,带动乡亲增收

  记者 韩俊杰

  一条水泥路直通山顶,凉亭坐落,树影摇曳。山脚下,儿童乐园欢声笑语,美食、垂钓吸引了不少游客。

  这里是河北省沙河市新城镇新城村的南山公园。上世纪80年代,村民凿石赚钱,曾经的南山变成了荒山。

  “南山不能再荒下去了。”新城村村民姚永寿看着当时的南山,心里很着急。他与村里签订了承包协议,决心将南山打造成一个公园。

  挖掘机进场了,平整采石留下的大坑;苗木拉来了,灌木丛生的荒山有了勃勃生机……“那时候,每天都需要大笔开销,家人、亲戚对我改造南山很不理解。”姚永寿回忆。

  山上没有水,钻机打了好几口井,仍然一滴水不出。姚永寿没有放弃,他请来水利方面的专家,做勘测和计算,科学选址打了一口400多米深的水井。井水喷涌而出,姚永寿的眼泪也淌了下来。

  当公园里第一批窑洞建起来时,妻子韩江苏看到了丈夫的决心,一向反对的她也改变了想法,爽快地把存折拿出来帮助丈夫。如今,南山公园已初具规模。

  “今年春节假期,南山公园每天都接待不少游客。”新城村党支部书记赵喜民说,10多名村民在公园实现就业,每月平均收入3000多元。

  “二期计划修建攀岩、步行栈道等休闲设施,不断丰富业态。”姚永寿还有更大愿望,建成全域旅游公路,将公园与周边村的景点串珠成链,帮助乡亲们更好地吃上“旅游饭”。

  治理荒地,培育花卉产业

  记者 张文豪

  春节假期,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皇帝庙乡潘牛村,月季、木香爬满农家院墙。

  几年前,潘牛村还有不少撂荒地。“年轻人出去打工,村里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村党支部书记贾振奎说,“想不到短短两年,村子变得像花园一般。”

  地处豫中的漯河农村,何以在冬季焕发生机?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

  怎么用好荒地?带头人是关键。临颍县创新实施“归雁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回村任职,贾振奎就是其中之一。县里还通过教育培训、产业帮扶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改造荒地,资金从哪来?临颍县创新投入机制,给潘牛村拨付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建设项目资金,加上村集体投入和村民入股,花卉产业合作社成立起来了。

  种啥能赚钱?经过对比,大伙认为欧月等花卉容易养护,又是当地少见的新品种,适合种植。县里还请来电商运营人员,帮助合作社打开网络销售渠道。

  如今,荒地上“长”出来的花卉产业给潘牛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的收益也增加了。

  “各村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云少华说。

  (张晓甫参与采写)

  用足政策,“种”出更好生活

  记者 杨迅

  湖南华容县团洲垸,田地里的油菜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几分绿意。

  51岁的村民李良兵走在田垄上,弯腰查看油菜长势。“施过肥、除了草,再用旋耕机松松土。”李良兵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老把式,种田已近20年。

  眼前光景虽好,但回忆起前一年的经历,李良兵仍心有余悸。2024年7月,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垸内受淹面积约47平方公里。洪水退去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成了乡亲们最大的期盼。8月中旬,随着晚稻、南瓜、芥菜等一批农作物先后种下,团洲垸重现生机。李良兵决定:再多流转300亩地!

  刚遭灾,为啥还要扩大规模?“说到底,背后有政策做保障,大家种地更有底气。”李良兵说。

  李良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算上复垦复绿补贴和农业保险,瓜蒌每亩补贴3000多元、黄豆和玉米每亩补贴405元。“我一共拿到了12万元补贴,损失大大减少。”李良兵说,政府还提供免费肥料,帮农户翻耕土地;免费提供采棉机,一亩地补贴800元;如果有资金短缺,还能申请农业贷款。

  新年新气象,华容县计划在团洲垸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投资1000万元用于损毁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在团洲垸居民安置点团洲新村小区,一排排新房整齐排列。过阵子,李良兵一家也将搬进新房。“有了好政策,更要努力种田,‘种’出好生活。”李良兵说。

  绿电进京,点亮万家灯火

  记者 潘俊强

  冬日午后,北京延庆山区,气温依然低于零下10摄氏度。驱车行驶在山路上,寒风呼啸、声声入耳,输电铁塔矗立在八达岭群山间。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500千伏延庆换流站坐落在八达岭镇帮水峪村。

  张北草原的风电,通过高空线缆输送到这里,“直流”变“交流”,进入北京交流电网,点亮万家灯火。

  在换流站,站长国文亮正与去年新入职的00后崔莹莹在室外巡检。一人拿着测温仪对着设备测定,一人拿着纸笔记录数据。师父带徒弟,崔莹莹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如今已基本能独当一面。

  “张北柔直工程可有效平衡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是世界首个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2020年6月正式投用。”崔莹莹向记者介绍,延庆换流站每年可向北京输送140亿千瓦时绿电,约占北京全年用电量的1/10,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

  回到主控室,一排排计算机实时显示着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一处处摄像头的实时监控视频在大屏幕上展现。国文亮进一步介绍,换流站坚持“技防+人防”,全力保障春节假期供电平稳。

  据了解,延庆换流站团队研究生学历占比80%以上,平均年龄不到30岁。“首批换流站值班员均已承担重要工作,成绩突出的青年已经走上重点岗位。”国文亮自豪地说。

  精心检修,确保动车安全

  记者 刘洪超

  深夜11点,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寒风裹挟着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中国铁路沈阳局沈阳动车段沈北动车所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列列刚刚完成运输任务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缓缓驶入库内进行安全检修。

  “每列动车至少有8节车厢,包含上万个零件。”地勤机械师任忠义和工友们刚检修完上一组列车,又快速钻进地沟,检查另一组列车的车底。

  “列车行驶中容易遭受冰雪冲击,一定要注意配电箱等设备的状态!”大家互相提醒着。高铁列车走行部覆盖着冰雪,给检修工作增加了难度,而由于材质特殊,不能用检修锤进行敲打,一些设备需要上手触摸、敲击,通过触感和回声判断是否存在隐患。

  在这里,检修员们登车顶、进车厢、钻地沟,逐一对列车进行功能性测试和数据采集分析等各项工作。每天,他们要走几万步,一套动作重复成百上千次,精确到每一个零件、每一条裂纹。

  “时间太紧了,顾不上暖手,必须按时按点地把车辆检查完。”检修库里只有零下十几摄氏度,任忠义的双手冻得通红。清晨5点30分,最后一组车体检修完毕,一夜的工作告一段落。

  在沈阳动车段,有许许多多像任忠义一样的技术能手,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白天动车组运行时,他们是“急诊大夫”,晚上回库检修时,他们是“体检大夫”,遇到疑难杂症,他们又变成“会诊大夫”,成为保障列车安全出行的“全科医生”。

  企业“拼车”,产品热销海外

  记者 刘晓宇

  截断、抛光、雕刻……在福建建瓯百丰竹业有限公司厂房内,竹制工艺品生产线开足马力,机器声、人声交织,一派繁忙景象。“为了完成海外订单,我们正月初五就复工复产了。”福建百丰竹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鑫介绍。近年来,竹制品备受青睐,尤其是海外市场方兴未艾,百丰竹业的竹制品远销到欧美、东南亚等的10多个国家。

  “多亏了福建建瓯站的‘拼车’运输新模式,才能顺利完成订单。”刘鑫坦言,过去闽北地区出口货源大多选择传统公路拖车模式运输,货物到厦门后再通过当地货代企业出口,运输周期长、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也有限。

  春运期间,建瓯站发往厦门国际物流港的多式联运快速直达列车让刘鑫眼前一亮。“建议‘拼车’,货多货少都能走,运输、通关手续直接在本地就可以办理,省时省力也省钱。”建瓯站货运负责人林华英向刘鑫推荐的“拼车”入港出关,是国铁南昌局根据福建闽北地区外贸出口市场情况,结合港口功能而制定的特殊运输方式。

  “多家企业‘拼车’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时间账、成本账一算,刘鑫当即决定走铁路运输。

  据了解,2024年4月建瓯站供应链项目启动以来,在闽北地区已整合了47家中小型出口贸易企业,通过多式联运“拼车”后,平均每个集装箱能为企业节约30%的物流成本。“有了好政策,我们要鼓足干劲,新一年里,让竹制品销售跑出‘加速度’,在海外更有影响力!”刘鑫说。

  短剧拍摄,家门口当群演

  记者 齐志明 周欢

  春节假期刚过,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中童镇的拾方光影影视基地就开工了。灯光、摄影拉开阵势,“脸要面向对方……眼神要有交流。”导演扯着嗓子指导拍摄工作。

  商业店铺、医院、机舱、教室……在这个影视基地,汇集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200余个特色室内场景。“在引入产业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统筹城乡、融合建设,既要村子美,也要产业美!”余江区文广新旅局局长李建华说。

  在基地成立前,这里是一个客流稀少的老旧眼镜城。2023年11月,当地政府关注到快速发展的微短剧行业,经过深入研判,决定引入拾方光影影视基地。

  影视基地开张后,吸引了不少短剧剧组来基地拍摄。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160多个剧组在这里完成短剧拍摄。拾方光影副总经理张俊杰介绍,“基地能满足20个剧组同时开工且互不干扰。”

  微短剧拍摄基地建成后,村民也跟着忙了起来,群众演员成为当地热门职业。

  余江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举办了表演培训,让村民们有机会学习更多表演技能。“好多热门短剧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紧邻基地的爱国村村民郑冬萍当上了群众演员,每天收入150元,剧组还管饭。截至目前,和郑冬萍一样在家门口当群众演员的有1800余人,年龄全覆盖,能满足不同类型剧组创作需求。

  中童镇党委宣传委员吴慧卉表示,镇里将充分利用影视基地带来的机遇,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实景演出,打造沉浸体验

  记者 任飞帆

  晚上7点,秦岭北麓寒风阵阵,陕西西安骊山脚下的华清宫灯光如昼。春节假期,实景舞剧《长恨歌》每天加演至4场,场场满座。

  两鬓斑白的长恨歌艺术团团长王文彦,每晚都要来看看才安心。从刚开始的上座率不高到现在的一票难求,数千个夜晚里,他见证着《长恨歌》的发展。“有的观众说自己看了7遍《长恨歌》,因为我们每年都会有升级,不断为观众打造沉浸体验。今年,还给座椅安装了电加热板。”王文彦说。

  观众不冷了,但舞台上的舞蹈演员衣着单薄。天冷时,演员的肢体会变得僵硬,动作发力点和往常不同,稍不留意就会造成损伤。艺术总监薛雷凯主动请缨,独自在严寒中尝试高难度动作,找到适宜的方法后再教给演员。

  舞台上,大约有200名演员;舞台下,有近两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服务保障。15分钟内,如何做到6000多名观众顺畅、有序入场和退场?演出中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长恨歌》团队根据多年的演出经验,主导编制3项国家标准、9项地方标准以及252项企业标准,形成一套文旅演艺标准化管理体系。

  两年前,“暴雨中的《长恨歌》”短视频刷屏。暴雨突如其来,观众会不会因为避雨而引发混乱?王文彦死死地盯着现场,手中紧攥着对讲机犹豫是否中止演出。那正是演出的最高潮,暴雨营造出来的氛围更让人震撼。没有人离场,大家在雨中揉着眼睛,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演员的敬业加上观众的理解,那一刻,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王文彦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