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空心挂面”牵动乡村振兴
![](http://www.gscn.com.cn/pic/003/019/532/00301953273_6fbd2c25.jpg)
在中国传统美食里,面条受到很多人青睐。春节期间,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来到位于六安市叶集区三元镇枫桥村的空心挂面文创园,刚刚走进大门,就看到挂满细如银丝的空心挂面,让人感受到传统手艺在乡村振兴中的勃勃生机。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心挂面包含了和面、醒面、弹条、切条等18道工艺,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每一根面条都保留一个小孔,所以叫空心挂面。如今这一手艺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了20多个农户联合生产,提供了100多个岗位,年产值近1000万元。
“空心挂面,始于明朝。”刚刚来到沣桥村空心挂面文创园,两面彩绘墙展示了空心挂面的由来,十分醒目。叶集区三元镇人大主席刘善俊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据明史书《霍邱县志拍——食货记》记载,朱元璋在带兵打仗路过僧窖茅沟洼一带时,食用空心挂面感觉口感顺滑劲道。朱元璋称帝后,对此依然念念不忘,便将叶集空心挂面列为了皇家贡品。现如今,空心挂面注册了“守面人”商标,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日平均产量2000斤。为了让空心挂面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正式推出“三元有礼”礼包,包括香米、空心挂面、羊肉、牛肉酱等9件套。
今年1月15日,叶集区2025年“和美幸福年 非遗民俗月”系列活动——“开门大集”乡村振兴公益活动在三元镇沣桥空心挂面文创园举办。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展销平台,也为当地的农特产品推广销售助力。随后,记者来到空心挂面非遗展区,墙壁宣传栏里介绍了手工挂面的品种展示、制作工艺,展示柜里还摆放着一份六安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空心挂面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现在我们成立了挂面专业合作社,挂面厂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已经进入到大型超市连锁店、餐饮连锁店,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刘善俊介绍,为了能够提升手工空心挂面品牌,2025年,沣桥村将对村里20户家庭作坊进行规范化改造,并进行统一挂牌。(周梅)
- 2025-02-08老员工带来新面孔 绍兴迎来首趟返岗复工专列
- 2025-02-08家门口直达厂门口四川籍员工免费乘包机返浙
- 2025-02-08山乡滑雪热
- 2025-02-08新春走基层|一群“00”后在东北边境山村“跨界”创业
![](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770.png)
![西北角](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ibeijiao2.png)
![中国甘肃网微信](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xin2.png)
![中国甘肃网微博](http://www.gscn.com.cn/home/2019/images/icon-erweima-weibo.png)
![微博甘肃](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bogansu2.png)
![学习强国](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uexiqiangguo2.png)
![今日头条号](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jinritoutiao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