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明确方向、注入动力。金融强国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厘清金融在政府与市场间的职能定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连接政府与市场、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把握金融本质。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要科学定位金融功能,清晰界定其在政府与市场间的职能角色,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是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定位不发生偏移。二是恪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金融的职能定位回归本源,牢牢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输血”“造血”功能,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共生共荣,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统筹发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政府的有力监管下,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消除银行利率定价机制中的双轨制问题,强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基准作用,确保市场利率能够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四是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效率,加快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体系,完善多层次债券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以更好满足各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统筹金融在发展与安全间的双重目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在保持活力与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在金融监管中,既要横向洞悉全球风云变幻,筑牢风险屏障,也要从纵向的金融发展中汲取经验,确保行稳致远。一是横向把握国际金融发展大势,坚守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金融安全底线。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剧,全球宏观金融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必须提升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切实防范潜在的国际金融风险传导冲击,筑牢金融安全网和防火墙。坚守底线思维,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纵向汲取历史发展经验,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法治体系日益健全,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与此同时,在经济与金融的高速发展中,仍存在执法不严、责任不实、监管空白、责任不清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偏离定位、治理失效。要使金融监管“长牙带刺”,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确保“监管姓监”。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全面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建立兜底监管机制,明确性质模糊、责任不清的金融活动监管归属。充分借鉴和汲取金融发展历程中的有益经验和危机教训,趋利避害,以金融安全和稳定为基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金融与多部门、多领域间的协同联动。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和核心,是各项资源配置与资金流动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协同配合,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应。”充分发挥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金融与其他领域的多层次协同配合,是实现高质量金融服务的关键所在。一是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宏观调控、金融治理、改革深化和维护稳定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政策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稳健运行,既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要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加强财政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以财政金融的政策“组合拳”提升金融供给质量。二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强化财政与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相互协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协同推进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形成政策合力。三是建立健全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投融资支撑。把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经济循环效率与发展韧性。
- 2025-02-06新年新目标 奋楫再出发(新春走基层)
- 2025-02-06免费还是收费,应有一杆秤
- 2025-02-06细节冷暖最可感
- 2025-02-06让“接地气”的艺术浸润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