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颗颗“生命种子”(暖闻热评)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捐献
【事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付出,能帮助患者摆脱病魔。”来自甘肃省张掖市的95后青年付晓在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9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随后,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输入到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体内。付晓的善举如同种下一颗“生命种子”,为这名血液病患者带去了治愈的希望。
【点评】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病、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更是治愈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唯一手段。以白血病为例,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新的白细胞可以在患者体内增殖,替代异常的白细胞,恢复正常的血液功能和免疫功能。如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许多三甲医院都具备实施移植的条件。
造血干细胞需要配型成功才能移植。临床中,很多患者依靠自己的亲属来移植造血干细胞,但仍然有患者需要寻找非血缘关系的捐献者,向中华骨髓库提出配型需求。由于配型成功率很低,很多患者只能等待。只有更多志愿捐献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率才能更高。
传递爱心,挽救生命。自中华骨髓库启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无偿捐献人数逐年攀升。广大志愿者无私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给许多素不相识的患者带去了生命的希望。目前,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库容近349万人份,是亚洲最大骨髓库。与此同时,我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完善。国家级管理中心、31家省级管理中心、1家样品库、两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目前,中华骨髓库的工作网络遍布各地,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及时送达,为更多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有人说,慈善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道德追求,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种基于人人相互扶持、相互救助理念的社会公益活动。其广泛而持续的开展,既依靠群众的自发力量,也离不开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的有效运作、积极倡导,离不开各种规则制度的不断完善。比如,自2002年至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携手市红十字会举办24次校园集中采血入库活动,8290名天津医科大学师生的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61名志愿者成功挽救多地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样的事例鼓励着更多人加入行善的事业。随着一系列保障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务实举措落地生效,我国罕见病患者用药、治疗环境正得到持续改善。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勇敢之举、大爱之举,值得点赞。面向未来,随着捐献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宣传科普力度持续加大,更多人加入志愿捐献队伍,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会受益于此,重获健康。
- 2025-01-16他们在边境,筑起“移动长城”
- 2025-01-16新春走基层·走三州 云南怒江 一缕阳光照“阳坡”
- 2025-01-16文耀中华|《最大法宝》
- 2025-01-16“赤霄”来了!有多少大国重器的名字来自中华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