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南发布——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实现四大突破
医生在进行防治卒中的义诊活动。新华社记者 王民摄
近日,第七届中国血管神经病学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急诊卒中单元建设指南》显示,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实现了扩增溶栓药物种类、延长溶栓时间窗、扩大动脉取栓适应人群和优化卒中诊疗模式四大突破。这意味着更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够得到更有效、便捷的治疗,为实现再灌注治疗“健康中国行动”2030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卒中是一种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其发生源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可分为两类:一是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二是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
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约有200万卒中新发病例,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在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阶段,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在内的再灌注治疗可以恢复脑血流,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残疾。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所有二级医疗机构都能开展静脉溶栓,静脉溶栓比例提升至80%,动脉取栓治疗率提升至30%,再灌注治疗的安全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多个目标。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王拥军说,围绕上述目标,新发布的两个国家指南实现了以下四方面突破。
一是溶栓药物实现从“1”到“4”的跨越。以往静脉溶栓药物只有阿替普酶1种,这种药物费用高、依赖进口、经常断药。近年来,我国科研团队已证实替奈普酶、瑞替普酶、重组人尿激酶原3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经国内科研团队优化生产工艺后,这3种药物使用更便捷、价格更低。
二是静脉溶栓时间窗由4.5小时延长至24小时。“发病后4.5小时以内”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如果超过这一时间,患者往往只能进行保守治疗。统计数据显示,67%—75%的患者无法在4.5小时内赶到医院接受溶栓治疗。对此,我国科研团队应用iStroke人工智能工具,将溶栓时间窗延长至24小时。“这意味着大多数患者有了溶栓治疗的机会,患者致残率可以降低9%。”王拥军说,未来科研团队将针对更多溶栓药物开展“扩窗”研究。
三是动脉取栓治疗适应人群扩大。由于动脉取栓治疗条件较为苛刻、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等原因,目前国内动脉取栓治疗率仅约7%。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研团队先后进行了6个大核心梗死(一种较为严重的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证实对这部分患者来说,动脉取栓治疗是有效的。这意味着未来更多大核心梗死患者可从中获益。
四是优化卒中诊疗模式。科研团队将评估、治疗等关键环节集中至同一个空间,再结合可移动医疗设备、人工智能工具、新药等,打造急诊卒中单元,有效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将诊疗时间从传统诊疗模式的60分钟左右缩短到20分钟左右。“采用这种模式,患者的致残率能显著降低。”王拥军说。
据介绍,以上大部分成果由我国科研团队主导研究,其中iStroke等人工智能工具全部由国内团队自主研发。“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建设一系列落实新指南的国家体系。”王拥军介绍,这些体系包括建立覆盖全国的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培训中心、安全监测与反馈系统等。
- 2024-12-31食品添加剂新国标实施在即 各类食品生产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
- 2024-12-31“新趋势带动新消费”系列观察 万亿赛道里的大市场 银发经济前景广阔
- 2024-12-31乒超联赛:孙颖莎或与王曼昱决赛碰面
- 2024-12-31苏炳添计划明年退役 全运会最后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