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千年窑火瓷韵新

2024-12-05 20:46 来源:江西日报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悦之

  “交融互鉴,造就陶艺多元。”“版权保护,激发作品创新。”“以瓷入景,深化文旅融合。”这是记者近日在景德镇采访时,听到不少陶艺家、企业家代表和当地相关部门人员谈论较多的话题。

  初冬时节,漫步于景德镇,一巷一品,一街一景。每一处窑址、每一条里弄、每一块瓷片,都散发出厚重的人文气息。新加坡籍青年陶艺工作者蓝漫杭被千年瓷都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深吸引,参加了景德镇前不久举办的春秋大集,她与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陶瓷艺人现场切磋,受益匪浅。她感叹:“景德镇丰富多元的文化,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在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驻地艺术家”意大利籍Adele Stefanelli也有同样的感受:“青花薄胎的制作一直困扰着我,我来到这里是想攻破这个难题。”在景德镇的街头巷尾,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陶艺工作者因陶瓷而相聚。据统计,目前已有6万余名艺术家在景德镇做陶艺,形成了独特的“景漂”文化现象。

  “文明因交融而多彩”在青年陶艺工作者李锋的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早些年,他的陶瓷作品偏向仿古风格,市场反响一般。“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个器型和风格都很有个性的大漆杯,它大大激发了我的创新灵感。”于是,他大胆地将大漆涂抹陶瓷,低温烘烤后,又将青铜文化等元素绘于其上,作品呈现出大气的国潮风。“今年瓷博会期间,韩国客商一口气订购了10件。”李锋高兴地说。

  从“匠从八方来”的交融,到“器成天下走”的底气,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正展现出蓬勃生机。一批批符合时代审美的陶瓷文创,在线上线下都成为爆款。

  “多彩的交融,多元的创意”催生了景德镇陶瓷版权体系的建立,并很快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的又一亮点。12月1日,青年陶艺家汪曼莉向记者展示了她刚获得省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的新作品《龙腾盛世》,这是她的第八件版权作品。她说:“好创意有了保障,让我有更多精力专注于作品创新。”在景德镇,像汪曼莉一样越来越重视版权的陶艺工作者还有很多,仅陶溪川版权登记数量就达4万件,位于我省版权登记排行榜前列。

  “保护好陶瓷版权,就是呵护千年陶瓷匠心,这有利于人们去创新创造。”景德镇陶瓷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景德镇联合多部门把承载了景德镇千年文化底蕴的“景德镇制”区域品牌作为重点,开展了系列维权行动,并依托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建立了一系列标准体系,比如釉下青花、釉中彩、青白釉等的认定,这些标准有效地保护了该品牌的价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陶瓷版权产业已辐射到以青花、粉彩、色釉、雕塑瓷为主的20多个类别的上千个器型、陶瓷花面等,日臻完善的版权保护体制为千年瓷都增添了更加强劲的创新活力。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造就了景德镇独特的文化景观。从10年前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获评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到近年来陶溪川、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的精彩蝶变,尤其是近日记者在三宝国际陶艺村等地感受到游人如织的震撼“打卡”场景,无不体现陶瓷文化为旅游发展注入的不竭动力,勾勒出一幅文旅融合的生动画卷。

  窑火不息,瓷韵悠长。当前,我省正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纵深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