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诗词的女儿”
“我是教诗的。我认为,诗歌能够用它的美丽的韵律、声音传达一种教化。”喜着紫衣的叶嘉莹曾经常站着讲诗。
学生们唤她: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今天,她走了,享年百岁。
叶嘉莹,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1924年生,北京人。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起,在高校任教。先后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1993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
她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几十年间,她一直坚守在讲台上,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几乎捐献了个人的全部财产,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迦陵基金”,以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与传承发展事业。
叶嘉莹融深厚的国学根底、精湛的西学修养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为一体,构建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诗学体系,对弘扬传统与文明互鉴作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同时实现了诗学探索与人生修行的交融。叶嘉莹的诗词作品呈现了她曲折坎坷的经历和坚强执着的追求。从整体来看,叶嘉莹的诗词创作,可归结为“羁旅”与“归来”两大主题。她的主要学术著作收录于《迦陵著作集》。这些著作不仅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在观念和方法上也体现出鲜明的示范性。
叶嘉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为世人敬仰,数十年来,她始终坚持弘扬中华诗词教育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曾先后荣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数十项奖项和荣誉称号。
- 2024-11-25两个人,一座小站,海拔3568米(守望)
- 2024-11-25享受政府补贴,为何就不可价保?(百姓关注)
- 2024-11-25河北秦皇岛:便民地图留人间烟火
- 2024-11-25湖北郧西县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产业 助农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