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抢抓有利时机,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11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田防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冬春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时期,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有效应对旱涝灾害、夺取粮食丰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各地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抗灾能力,筑牢粮食生产基础,确保端牢中国饭碗。
农田是农业的基础,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的未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一系列规划政策,紧紧锚定提升粮食产能这一根本目标。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实现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撑。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在发挥财政对耕地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元筹资共同受益。要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
工程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有关部门要严把选项、招标、建材、施工、验收等各环节质量关。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专项整治和“回头看”,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牢牢守住工程质量红线。
“三分建、七分管”。更要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职责,严格落实“田长制”,将高标准农田管护逐级落实到责任人。同时,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管护机制,运用专业化力量管理,调动农民参与维护,实行全周期管护,确保“良田粮用、粮田良用”。
面对“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任务目标,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久久为功,绝不能有丝毫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年终岁尾“三农”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各地要利用好农田冬闲时机,积极兴修水利设施,加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备战来年春耕生产,让越来越多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
- 2024-11-20人民财评:少点套路,“双11”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心
- 2024-11-20人民热评:警惕网购“稀世珍宝”的消费陷阱
- 2024-11-20人民热评:打击抢单外挂,需全社会联合行动
- 2024-11-20人民热评:频现用水乱象,洗车行业该“洗刷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