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歌从塬上来

光明日报

  原标题:歌从塬上来

  ——倾听陇东人民对革命的赞歌

  

南梁革命纪念馆 资料图片

  

庆阳市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金代香包 资料图片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军民大生产》剧照 资料图片

  红歌承载革命记忆,红歌传扬人民心声。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全国各地人民唱响红色经典,铭记党的恩情,传承革命精神。

  甘肃庆阳有着红歌孕育和传唱的自然条件、人文积淀和革命基因。这里是自然的厚土。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有着世界上土层最厚、面积最大的黄土塬面,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墚、峁、川、塬、沟的丰富地貌,孕育着接地气的歌咏。这里是文化的沃土。黄帝和岐伯在这里论道,周先祖在这里教民稼穑,许多诗歌在这里诞生,明代“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就从这里走向全国。这样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使得人们用歌曲表达心声成为传统。更重要的是,这里是革命的热土。这里曾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华池县南梁)、陕甘宁省委省政府(环县河连湾)、抗大七分校(华池县林镇)所在地,著名的山城堡战役在环县山城地区打响。长征落脚后,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援西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385旅曾驻扎庆阳,在华池大凤川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所有上述这些,以及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都为庆阳红色歌谣的诞生创造了历史条件。这些红歌体现着人民拥军爱党、歌颂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的情感,传递着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心声,表达着人民群众一心向党的决心,也唤醒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觉悟、激励了人民投入革命战斗斗志、赞扬了党的群众路线光辉典范。庆阳红色歌谣见证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的历程,是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光辉诗篇。《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这3首歌就是典型代表作品。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1943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与边区生产展览会同时在延安举行。这次大会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是中国劳动人民空前荣典”的大会。出席此次大会的劳动英雄共185人,是全边区500多位英雄模范的代表。12月9日,毛泽东在参观生产展览会后,在西北局办公厅邀请吴满有、申长林等17位劳动英雄进行座谈。在座谈的过程中,一位老英雄站起来,走近毛主席,用两只手紧紧抱着毛主席,他的胡须,因兴奋而有些颤动,他大声吟诵道:“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账也还了,地也赎了,牛羊也有了,这都是你给的,没有你,我们这些穷汉趴在地上一辈子也站不起来!”就在毛主席握住他的手,面带微笑地听着他说话的时候,情感的闸门再次热情宣泄开来,他热情洋溢、激动万分地清了清嗓子,即兴朗诵道:

  高楼万丈平地起,

  盘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天上三光日月星,

  地上五谷万物生,

  来了咱们的毛主席,

  挖断了穷根翻了身。

  为咱能过上好光景,

  发动了生产大运动,

  人人努力来生产,

  丰衣足食吃饱饭。

  边区人民要一心,

  枯树开花耀眼红,

  千年的古树盘了根,

  开花结籽靠山稳。

  比如东海上来一盆花,

  照到咱边区人民是一家。

  比如空中过来一块金,

  边区人民瞅到一条心。

  他一口气唱诵完这首诗,与会英雄们都惊喜万分。毛泽东拍着他的肩膀,问他是不是个秀才。他望着主席回答说:“我一字不识啊!”毛泽东听他说一字不识,对这位农民诗人的天才大为惊叹!后来,这首诗被谱为歌曲《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唱红了边区,传遍了全国。人们都称他为“农民诗人”。

  这位老英雄叫孙万福,1883年出生在甘肃庆阳环县曲子镇刘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就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翻身解放的农民,只因生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他的人生大放异彩。他生活的区域,往大里说,叫陕北,往小里说,叫陇东。陕北民歌是传遍全国的民歌,它有《诗经》的传统美,有北方民族融合产生的“异质美”,有苍凉的慨叹、有浪漫的吟唱、有真实的故事、有夸张的想象……而诞生在庆阳的陇东民歌,就像南梁说唱来自陕北说书一样,它的母体是陕北民歌,人们也习惯叫它“信天游”。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风暴席卷陕甘大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陇东大地上点燃了陕甘革命之火,建立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府,给陇东歌谣注入了新的红色革命的元素,从而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红色歌谣。据不完全统计,传唱在民间的这些红色歌谣达500多首,有《跟上刘志丹上南梁》《南梁来了刘志丹》《一夜奔南梁》《红旗插上寨子湾》《荔园堡阅兵》《习仲勋来到南梁山》《南梁建立苏维埃》等等。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重要区域的环县曲子镇的老百姓,也被这些红色歌谣深深地感染着,而孙万福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就是《哥哥跟的是红三团》:

  天上星星数不清,

  地上枣树根连根,

  一首山歌一声号,

  穷人起来闹革命。

  院子不平要人铲,

  朝廷腐败要推翻。

  扫帚疙瘩上裹红布,

  哥哥跟的是红三团。

  我们不难发现,其歌词“天上星星数不清,地上枣树根连根”,与孙万福在《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中所唱的“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五谷万物生”存在着某种联系。由此可见,这首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民歌可看作《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原型之一。至少可以说,两首歌属“同宗民歌”,来自同一个民间音调。正是因为会唱这首《哥哥跟的是红三团》,再将其重新填词,才有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孙万福的这首诗(歌词)后来经著名诗人贺敬之的修改,成为一首更为成熟的作品:

  高楼万丈平地起,

  盘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天上三光日月星,

  地上五谷万物生。

  来了咱们的毛主席,

  挖断了穷根翻了身。

  为咱能过上好光景,

  发动了生产大运动,

  人人努力来生产,

  丰衣足食吃饱饭。

  边区人民要一心,

  枯树开花耀眼红,

  千年枯树盘了根。

  开花结籽靠山稳。

  1971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老同志建议,整理几首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民歌,并进行加工创作。这一想法得到周恩来的支持,决定由国务院文化组组织创作力量完成几首革命历史歌曲,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是年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采录组组长王敬之和编辑王惊涛来到陕西,同徐锁、李若冰、关鹤岩、冯富宽等人组成了工作小组到延安采风,最终形成了《陕甘宁边区革命民歌五首》,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作为第一首被收录,它是在上述两个版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定稿后的歌词共三段:

  高楼万丈平地起,

  盘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山川万里气象新,

  五谷生长绿茵茵,

  来了咱们的毛主席,

  挖掉了苦根翻了身。

  自力更生闹革命,

  开展了生产大运动,

  为了革命得胜利,

  跟着咱领袖毛泽东。

  1977年,抗战电影《延河战火》上映,其中一段影视的插曲正是这首经典红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改革开放后,经过不同程度的改编以及歌唱家郭兰英等人的演唱,这首歌曲再放光彩。2011年,根据著名作家高建群的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改编的电视剧《盘龙卧虎高山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的主题曲就是《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军民大生产》

  在甘肃这片红色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留下了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播撒了薪火相传的红色火种,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创作了经久不衰的红色歌曲。《军民大生产》 这首流传至今的经典歌曲,诞生在庆阳,并从庆阳唱响全国。

  1937年,张寒晖深入西安农村,宣传抗日救国。1941年8月,他来到了陕甘宁边区,次年4月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和总支组织委员,后来又兼任文协大众工作委员会主任。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深深印在张寒晖的脑海中,他把讲话当作自己的行动指南和理论依据。

  1944年7月间,为了即将召开的边区文教会议,筹委会组织了5个文教工作组分头下乡开展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著名诗人柯仲平带队去了关中分区,蒋南翔带队去陇东分区,张寒晖参加了陇东组。

  文协西工团曾到陇东演出几个月,在那里收集了上百首民歌。张寒晖被这些富有泥土气息和高原风味的曲调所打动,所以他将这次的目的地选定了华池县的城壕村。这是陇东高原上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大小50余口人。张寒晖在城壕村工作的日子里,先后学会了《推炒面》《东凉》《走宁夏》《卖悄悄》等许多陇东民歌。

  房东张振义的婆姨,是一位很好的民歌手,别看这位大嫂一个字也不认识,但她会唱的陇东民歌,“三筐五筐”都装不完。平时干活——推碾、和面、烧火、纳鞋底的时候,她都哼着动听的民歌,其中有旧歌,也有共产党来了以后新编的歌。

  张寒晖就是从这位房东大嫂的口中学会了《推炒面》的调子和全部的歌词。几天后的早晨,张寒晖扛着锄头正要下地,看到村西头有一家在盖新房,几位亲戚在帮房主打地基,正在唱着打夯号子干着活。风格独特的夯歌立即吸引了张寒晖的注意力,他不由自主停住了脚步,细听他们的夯歌合唱:

  高里抬来么嗬咳,

  低里撒呀么嗬咳,

  一夯接一夯 

  叶子儿青,压着砸来么嗬咳。

  当一人领唱的时候,大家就把大夯高高地抬起来;当大伙合唱“嗬咳”的时候,就一齐撒手让大木夯实实地落在地基上。

  夯歌的领唱者不是别人,正是张振义。他是一位有经验的“夯头”,打夯号子唱得特别好,跟他一起打夯,干一整天都不觉得累。他不时唱出幽默逗乐的词句,引得打夯的小伙子们哈哈大笑。张寒晖放下锄把认真听着。咦!调子很耳熟,这不就是《推炒面》的调子吗?怎么现在听起来这么热烈,这么有力量,与《推炒面》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了!

  张寒晖结合《推炒面》《夯歌》,“旧瓶装新酒”,给这个曲调填入新词,很快创作出了反映边区军民大生产的《军民合作》歌,并将演唱形式由《推炒面》的独唱改为“一领众和”。

  1945年春,张寒晖从陕甘宁边区调往陕西关中八一剧团协助工作。一次行军途中,张寒晖将演员们召集到一块,跟他学唱新歌。“今天,我教大家唱一首《军民合作》歌,这是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的调子填的新词。”说着,他一句一句地教大家唱开了:

  四三年呀么嗬咳,

  大生产呀么嗬咳,

  边区的男男女女,

  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齐动员呀么嗬咳。

  变工队呀么嗬咳,

  唐将班子么嗬咳,

  劳动的组织,

  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爬满了山呀么嗬咳。

  妇女们呀么嗬咳,

  也能干呀么嗬咳,

  手摇着纺车,

  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

  纺线线呀么嗬咳。

  这首新歌充满了生气勃勃的生活气息,充分反映了边区军民生产抗战的热潮,大家一听就非常喜爱,一学就会。张寒晖在按照陇东民歌《推炒面》填词的时候,改变了原曲的速度、节奏和装饰音的用法,充分发掘了原曲朴实刚健的内涵,又吸取了陇东夯歌的豪放、粗犷、雄壮,一首不平凡的歌曲就这样诞生在了陇东大地。

  1945年8月,张寒晖随八一剧团同往爷台山进行慰问。为配合这次慰问演出,他创作了秧歌剧《拥军》,在爷台山地区慰问了许多老百姓和驻军,后来以此素材创作了大型秧歌剧《打开脑筋》,而《军民合作》歌作为《打开脑筋》的主题歌也首次和观众见了面,受到热烈欢迎。

  由于《军民合作》歌强烈的演出效果,大家又进一步出主意,对它的表演形式进行了艺术加工。歌曲唱出了生机勃勃的劳动场景,反映了边区军民加紧生产、支援抗战的热潮。边区军民唱着这首歌,开荒种粮、纺线织布,渡过难关,为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196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周恩来总理在领导编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把张寒晖创作的《边区十唱》编在第4场《抗日的烽火》中,段落精简为5段,正式更名为《军民大生产》,并且指出:“《军民大生产》是当时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把我们饿死的情况下,边区军民响应毛主席号召,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战胜一切困难,支持抗战,而产生的时代强音。”正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声音,展现了抗日军民的精神风貌,所以成为永恒的红色经典歌曲。

  解放区那么嗬咳

  大生产呀么嗬咳

  军队和人民 西里里里 察啦啦啦 嗦啰啰啰太

  齐动员那么嗬咳

  开梢林呀嗬咳

  开荒地呀么嗬咳

  不分男男女女 西里里里 察啦啦啦 嗦啰啰啰太

  加油干呀嗬咳

  妇女们呀嗬咳

  都争先呀么嗬咳

  手摇着纺车 吱咛吱咛 吱咛吱咛 嗡嗡嗡嗡吱

  纺线线那么嗬咳

  自力更生么嗬咳

  丰衣足食么嗬咳

  加紧生产 西里里里 察啦啦啦 嗦啰啰啰太

  为抗战那么嗬咳

  又能武呀么嗬咳

  又能文呀么嗬咳

  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

  八路军那么嗬咳

  进入新时代,《军民大生产》仍然以它强大的生命力活跃在国家、省、市各级舞台上。庆阳市在建党百年之际,拍摄了本土电影《军民大生产》,并在全网播发。

  《绣金匾》

  2001年,文物工作者在庆阳市华池县双塔寺二号石造像塔塔体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金代香包,这件香包距今已将近1000年,被民俗专家们盛赞为“中国最好的香包”。这无可辩驳地印证了庆阳香包(也叫“荷包”)的悠久历史。在这里,口口相传着一首传统小调《绣荷包》: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

  那春风摆动杨呀么杨柳梢。

  三月里桃花开,情人捎书来,

  捎书书,带信信,

  要一个荷包袋,

  捎书书,带信信,

  要一个荷包袋……

  这首《绣荷包》便是《绣金匾》的前身。要说《绣金匾》,还得从它的作者汪庭有说起。他生于1916年,两岁时全家人外出逃荒,又不幸患了“柳拐子”;后来父母相继去世,他和哥哥两人相依为命;再后又与哥哥分手,一个人流浪,这样直到1936年,来到了新正县(现为正宁县)马栏区三乡,而这一带曾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重要区域。政府给他拨了10亩荒地,又借给他一些粮食,让他开荒种地。他在边区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开始学做木活,并且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他虽然没念过书,但他自幼喜欢民歌和扭秧歌,从小就熟识《五更道情》《五歌放羊》《绣荷包》等民歌小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他不由地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为了表达对边区新生活的赞美以及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他完成了边区新版的《绣荷包》。1944年10月,汪庭有到延安出席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演唱了这首“旧瓶装新酒”的《绣荷包》,在解放区迅速流传开来。诗人艾青听到了,大加赞赏之余指出:民歌《绣荷包》是民间用来表达和传递爱情的,而歌颂人民领袖、政府、军队,不应是《绣荷包》,而应是《绣大金匾》。汪庭有觉得有道理,就将《绣荷包》改成了《十绣金匾》。

  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为了紧密配合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原作歌词做了改动,成为《三绣金匾》: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

  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

  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得红,

  金匾上绣的是,救星毛泽东。

  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

  你一心为我们,我们拥护你。

  二绣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

  为人民谋生存,能过好光景。

  三绣解放军,坚决打敌人,

  消灭了反动派,全国享安宁。

  1977年在纪念周总理逝世周年文艺纪念会上,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怀着深切悼念之情再次演唱了《三绣金匾》这首歌,给了它新的解释,特别是将第五段词“三绣解放军,坚决打敌人,消灭了反动派,全国享安宁”改填为:“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您。”把歌曲引向高潮,深深打动了亿万人民的心。

  《绣金匾》的歌词是与时俱进的,在传唱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人民群众和文艺工作者的再创造和再锤炼。从“千岁香包”到《绣荷包》,从《绣荷包》到《十绣金匾》,再到《三绣金匾》,最后到郭兰英饱含激情地改编定调,使《绣金匾》这一陇东民歌最终走向全国,唱进了全国老百姓的心坎里。这个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完美结合的过程。

  《绣金匾》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流传,它以农民汪庭有的个人经历为线条,叙述从旧社会到边区新社会生活转变的过程,堪称是小歌曲、大容量、真感情、强动力,值得我们牢牢铭记并永远传唱下去!

  进入新时代,3首红歌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产生了越来越深广的效应。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了表达庆阳老区人民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2021年9月27日晚,原创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等红色经典歌曲在首都唱响。这既是向在南梁、庆阳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过的革命先烈致以最深情的礼赞,也是对3首红歌最好的发展和创新,响亮的声音穿越时空,穿透历史、响彻现在、回荡未来。正如《南梁颂》的歌词所唱的那样:

  大生产的歌儿还在传唱,

  打江山的人们奔小康。

  史册里铭刻,长路上回望,

  星辰大海的梦里,

  少不了黄土黄。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红色江山的传承人,

  再写新篇章。

  2023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当天,由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深圳市文化艺术专家联谊会会长姚峰改编的3首经典陇东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混声合唱全网发布,经典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合唱艺术形式进行传唱,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性与代入感。

  3首红歌所承载的精神彰显了无与伦比的力量。无论是在红色热土庆阳,抑或是在已经走过75个壮丽春秋的泱泱中华,赓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舒展青春气象、书写复兴篇章,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自觉行动。

  歌从塬上来,唱响新时代,阔步向未来!

  (作者:张全钰,系甘肃南梁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

编辑:任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