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专业团队破解“人猪冲突” 个人不得私自捕杀

2024-09-29 09:52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遴选2024中央财政西吉县野猪综合防控项目捕猎队伍和无害化处理队伍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显示,西吉县计划在县域内猎捕成年野猪300头,每头补偿2400元。

  《公告》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广大网民关注。为什么要捕杀野猪?野猪综合防控怎样科学进行?记者就此进行调查采访。

  生态持续向好 “人猪冲突”屡屡发生

  宁夏西吉县位于六盘山腹地。2003年5月,宁夏全境实施封山禁牧,再加上移民搬迁,六盘山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彻底的保护。昔日黄土漫天、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的六盘山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大保护,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生态持续向好,各种野生动物种群逐年扩大,其中最多的当数野猪。

  生态恢复后的六盘山地区。牛云鹏摄

  六盘山地区野猪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部分野猪流窜到周边村庄、农田、林区等,通过啃食、践踏等方式损坏林区周边种植的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

  据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六盘山山地-宁夏地理单元常规调查、宁夏日常野猪致害调研估算等相关资料显示,宁夏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原州区、同心县、海原县7县区均有野猪分布,野猪种群数量为16000-24000头,平均1.42-3.14头/平方公里。其中野猪种群数量比较集中的泾源县约有7800-11000头,平均5.42-8.26头/平方公里。野猪主要在六盘山、南华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类活动区域分布,呈现出由北向南依次增多的现象。

  野猪数量迅速扩大,部分地方“人猪冲突”屡屡发生。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来看,若长期放任野猪快速增长,不仅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更会对生态林保育等长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措施,会带来负面效应。

  野猪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出来。“野猪把我们村里的玉米拱的不像样子了,希望管管,让我们农民少损失点,希望帮帮我们吧。”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求助;“野猪隔三岔五就会‘光顾’我们村,村里的庄稼和玉米是时不时遭到野猪的破坏。”西吉县平峰镇卢沟村村民尹雷雷说,2023年夏天,他家的17亩玉米遭到野猪破坏,损失不少。

  “今年6月底的一天,野猪再次造访我家玉米地,野猪给我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尹雷雷说。

  如何处置应对?宁夏西吉县、泾源县等县区安排专人在野猪活动频繁区域安装远程遥控围捕器和红外驱赶器对野猪进行捕杀和驱赶,设置野猪围栏缓解野猪损毁农作物的问题;有的县区还通过购买农业保险的方式,帮助农民挽回损失;有的县区安装远程遥控围补器、红外驱赶器来处置野猪;有的县区,鼓励村民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喇叭、电子鞭炮、绑假人、扎布条等措施驱赶和预防野猪。

  依法综合防控 精准抑制野猪致害

  2023年,处置野猪迎来重大政策调整。当年,国家林草局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被调出该名录,是否意味着可以随意捕杀野猪?

  六盘山地区野猪(村民手机拍摄画面)。马吉发摄

  宁夏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野猪调出名录后,仍然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遵守禁猎区域、禁猎期、禁用猎捕工具和猎捕方法以及国家枪支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猎捕野猪时,不能对国家保护的其他野生动物造成伤害。在处置野猪致害和采取种群调控时,需要遵循中央财政项目立项处理。

  今年年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分级分类开展种群调控。依法开展野生动物种群调控,将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防止出现野猪等个别物种过快增长状况。

  “猎捕野猪,还是要政府牵头。”记者采访西吉县多位村民获悉,猎捕野猪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专人来做这件事。《公告》要求猎捕队伍必须配备无人机、红外相机、猎犬10只以上、猎夹、军工刀数把、铁网、防护服等工具。同时根据猎捕野猪工作的安全性,将采取投食诱捕、围网、笼捕、猎犬猎捕等方法。要求猎捕的每头野猪必须要有现场视频和拍照(照片要显示自动生成的时间、地点、经纬度)资料,填写猎捕工作日志。

  “西吉县计划猎捕西吉县域内成年(40公斤以上)野猪300头,每头补偿2400元,经费预算为72万元;无害化处理成年(40公斤以上)野猪300头,每头200元。我们希望通过此举能控制野猪数量。”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捕猎野猪需要专业队伍进行,个人不得进行私自捕杀。

  科学综合防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随着六盘山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野生动物种群逐渐扩大,野猪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保护的成效。然而,随之而来的野猪破坏农作物、侵入人类居住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林科院自然保护地所研究员金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和系列措施的落地生效,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持续改善,种群数量实现恢复增长,野猪致害情况主要还是发生在局部区域。

  科学研究发现,尽管野猪可能对农作物和人类活动区域构成威胁,但它们并非仅仅是有害的动物。野猪在森林中翻土拱地的行为对于促进土壤的自然更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野猪在自然界中还扮演着种子传播者的角色,有助于植物种群的扩散和多样性的维持。

  猎捕是一种方式,还应该通过恢复生态平衡来解决野猪问题。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野猪致害问题的出现,意味着顶级肉食动物缺失,说明生态环境还存在失衡。相关资料显示,六盘山地区在册华北豹只有30多只。捕杀可减轻野猪致害,但要破解源头问题,还要从恢复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入手。

  古人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加强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在确保野生动物资源的安全的同时,面对野生动物致害,需要坚持科学综合防控,共同努力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环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