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点 | 美国体育滥用兴奋剂的“系统”是如何构成的?
近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致信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强烈要求对方针对自身反兴奋剂工作长期的不足进行“全面彻底”整改。
在这封致USADA理事会主席托比•史密斯的信中,WADA提到了美国反兴奋剂工作的3个致命问题。
其一,有9成的美国运动员没有得到具有国际标准的反兴奋剂系统的保护。
其二,即使纳入国际反兴奋剂体系的美国运动员每年接受USADA的检查数量也严重不足。
其三,USADA以获取情报为由,让严重兴奋剂违规的运动员以“线人”身份继续参加比赛、取得奖牌、获得奖金。这些都直接违反了《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社交媒体截图
从WADA的信中提及的几方面情况可知,美国体育滥用兴奋剂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具有一定组织性的问题。
这个“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呢?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是全球反兴奋剂工作的“基本法”,2003年完成签署,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条例》的签署方包括国际奥委会、各国、地区奥委会、各个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各个赛事组织者以及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等。不少非奥项目的国际组织都在签署方之列。
然而,20年来,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篮球、棒球、冰球和美式橄榄球)以及美国大学生体育联盟(NCAA)一直拒绝签署《条例》。这就导致了WADA指出的“9成美国运动员”身处全球反兴奋剂体系之外的情况。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给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信件截图
换句话说,在顶层设计上,美国体育就是一个全球反兴奋剂的“黑洞”。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美国篮球运动员首次被查出服用违禁药物,按照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规定,他最多被禁赛25场(大概是一个赛季的三分之一)。但按照全球标准,也就是《条例》的规定,同样情况的禁赛处罚高达4年!
这就意味着,即便这个运动员在4年内无法参加国际比赛,但他在25场禁赛结束后依旧可以在高水平的职业联赛里长期参赛。也就是说,从竞技到经济,这个“黑洞”都使违法者最终成为得利者。
现实里,也确实发生过冰球运动员兴奋剂违规后、内外禁赛“3场vs4年”的情况。
美国大学生体育的“黑洞”则更令人担忧,因为拥有超过48万名运动员的这个体系本来就是美国奥运代表团的主力军。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四分之三的美国运动员来自大学体育系统。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参加国际比赛时,来自NCAA的游泳运动员要接受世界泳联的兴奋剂检查和管制,但他们在NCAA体系里的相关检查结果却无需向世界泳联通报。

路透社报道截图
更惊人的是,美国不同大学的兴奋剂检查规定千差万别。换句话说,即便在美国国内,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反兴奋剂体系。
这将导致多少不为人知的违法者获益呢?细思极恐。
这个黑洞,自然有着滥用兴奋剂的漫长黑历史,而且是有“技术”支持的、具有组织性的黑历史。
最广为人知的或许是2003年爆发的巴尔科实验室新型兴奋剂案件。该丑闻当时涉及了棒球名将邦茨、田径名将钱伯斯、蒙哥马利、琼斯以及拳王霍亚等多名世界级运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此案的罪魁祸首、设计出新型禁药THG的孔蒂,正是从棒球界、橄榄球界一路进军田径界,最终通过知名教练齐姆尼接触到钱伯斯等人的。而孔蒂的落马,也是因为他和琼斯的教练格雷汉姆“合作”破裂,后者报复性地将保存了禁药残留物的针管寄给USADA,才揭开了这个惊天大案。
若非这个利益集团“内讧”,人们或许要花费很多年,才能通过检测技术的进步来发现THG。毕竟,这种药物是专门设计出来帮助运动员掩盖兴奋剂使用痕迹的。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巴尔科案的审判持续到2005年,主犯孔蒂承认了全部控罪(罪名还包括洗钱),最终只服刑4个月。其他被告也都是服刑几个月,甚至缓刑。而仅孔蒂一人,依靠销售那些“补剂”获利就达到8000万美元。
这折射出美国反兴奋剂工作的另一个“系统黑洞”——法规。
丹麦、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很早就在刑法中专门规定了反兴奋剂的内容,还通过各种立法方式惩治涉兴奋剂犯罪,也就是所谓“兴奋剂入刑”。中国也是如此。
2020年,美国才终于通过了《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虽然提高了最高刑期和罚款,但和其他国家专注自身不同,它的重点在“长臂管辖”——规定美国联邦司法部门对在美国领域外举行的“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发生的“重大国际兴奋剂欺诈阴谋”拥有域外管辖权。
这是借口维护公平竞赛,实质是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综上可知,拒绝国际标准、国内体系混乱、法律法规不完善或者别有用心,才导致了美国体育兴奋剂滥用的系统性问题。
如今,WADA敦促USADA全面整改。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记者丨彭延媛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江爱民
- 2024-09-13【国际漫评】“战争经济学”
- 2024-09-13资讯有故事丨小豆子大营养 坦桑尼亚民众爱上“中国饮料”
- 2024-09-13“与中国开展更紧密合作”(新时代中非合作·高端访谈)——访尼日利亚外长优素福·图加尔
- 2024-09-13【国际微访谈】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非中关系是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伙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