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上半年南通启东千余家庭农场借多样化种植增收超1亿元

2024-09-03 17:09 来源:南通日报

  昨天清早,启东市东海镇丰瑞家庭农场主陆凯健乘着习习凉风,为700亩茂盛高粱浇灌施肥。丰瑞农场今年夏熟800亩小麦平均亩产1416斤,创全市最高产量。陆凯健欣喜之余,琢磨着如何以种植多样化拓宽致富路,便创建了启东唯一的传统香糯高粱种植基地。现今,齐人高的高粱即将抽穗,丰收架子已然形成。

  在启东农村,像陆凯健这样“精明”的农场主比比皆是。“启东市半数以上农场以‘稻麦+’端牢中国饭碗,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市场空间,实现了增收致富,呈现‘流转耕地多、种粮小户少,装备农机多、收割机械少,混搭茬口多、中规中矩少’的别样产业风景。”该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启东1000余家庭农场借此增收超1亿元。

    流转耕地多 种粮小户少

  今年夏收期间,网络平台曾流传过一段北方某地农户10来亩小麦丰产难丰收的视频。对此,启东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施永军道出原因:“麦田规模小,成本高,收成少。”此观点,源于他近年来扶持的数十个种粮大户家家高产丰收。

  “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面积越多,相对效益越高、成本越省。”施永军说,遵循这一规律,启东粮食种植呈现规模化趋势,一般200亩为家庭农场的起步面积。近年来,镇、村两级更是有意抬高种粮大户“门槛”,以“求大”实现科学管理、机械耕作、降本节支、优质高产。数据显示,启东总计1060个种粮大户,“瓜分”八成以上成片粮田,平均单体规模超300亩,其中有50多户达到了1000亩以上规模。

  生产集约化,统领“一盘棋”。作为国内规模稻、麦“新产区”,且面对沿江沿海区域普遍地势低洼、盐碱度偏高等不利条件,启东去年秋收及今年夏熟仍创造了平均亩产1050斤、950斤的历史纪录,去除亩均750元的农田租金等各项成本,亩均净收益达到400多元。

    装备农机多 收割机械少

  作为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县”,启东农机领域一个奇特现象引人注目:各家庭农场装备各式现代农机热情高涨,唯独联合收割机存量偏少。

  原来,当地夏、秋收时节多有阴雨,需集中高效收获,而联合收割机是高投入大型农机,与其“单打独斗”作业一阵、“趴窝”全年,倒不如请外来专业“麦客”“稻客”集中快捷收割,效率高、损耗低、费用低,还节省了自备收割机在配员、库房、养护等方面的投入。

  “同样一亩麦田,请专业‘麦客’采收,能省100多元。”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科长龚飙介绍,今年夏收,该市九成种粮大户邀请500多名外来“麦客”,半个月内完成采收,降本节支总额超2000万元。

  虽“小气”配置联合收割机,却豪迈装备其他现代化实用型农机。在启东,目前已有275台烘干机、1100台大中型拖拉机及数以万计配套机械走进家庭农场,助力水稻、小麦等重点作物粒粒干爽保丰收。

    混搭茬口多 中规中矩少

  除了连片种植、装备机械,多年来,启东种粮大户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市场空间,也让农业生产后劲倍增。

  混搭茬口,破除规矩,满足市场需要,是种粮大户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方式之一。去年小麦秋播,启东8万多亩“稻田麦”迟播影响产量,但种植户们却乐在其中,这是因为迟熟“南粳”水稻品质软糯,市场吃香,且小麦迟播,通过麦种增量、肥水调控照样稳产。种粮大户麦稻、麦豆、麦菜、麦瓜等“混搭”轮茬虽“不合规矩”,但可以优化土壤肥力、减少病害,年亩均增效超500元。

  茬口互补、混搭,越来越多种植大户因此“闷声发财”。惠萍镇南清河村陈少华每年麦后交替轮作200亩露地青椒、花菜,亩产出超5000元;吕四港镇垦北村崔立刚“一熟小麦一熟菜”防范蔬菜病害,1000余亩农田上年获利200多万元。在南阳镇耕南村、合丰村一带,农户们实施“春毛豆(蔬菜)、夏玉米(瓜果)、秋菠菜(豌豆)、晚秋小麦(蔬菜)”轮作换茬模式,3000亩农田亩产出高达6000多元…… (姜斌 王小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