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赤水河流域保护再出新举措“小”“特”“精”呵护上下游、左右岸
原标题:“小”“特”“精”呵护上下游、左右岸
●《细则》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加强跨省生态保护补偿、构建协同治理模式等方面举措进行细化
●《细则》以“小而特”“小而精”为原则,主要针对《条例》可进一步细化的规定进行补充完善,对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不再进行重复性规定
●《细则》在《条例》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具体工作任务,分级分类进行落实,以推动形成全域全方位共治的工作合力
穿越云贵川三省,蜿蜒约500公里,被称为“英雄河”“美酒河”的赤水河,在四川迎来新的保护举措。
近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加强跨省生态保护补偿、构建协同治理模式等方面举措进行细化。《细则》的制定将为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哪些新变化?
突出地方特色
推动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2021年5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四川省流域类第一部跨省协同地方立法。《条例》施行3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统筹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出台了《赤水河流域四川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年)》等系列政策文件。
“2022年以来,赤水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河道水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此次出台《细则》,是让《条例》各项规定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细则》重点针对流域范围未具体划定、部分条款部门责任未完全明确、全域共治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地方特色未充分挖掘等问题进行完善和细化。
具体来看,《细则》以“小而特”“小而精”为原则,主要针对《条例》可进一步细化的规定进行补充完善,对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不再进行重复性规定。同时,《细则》在《条例》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具体工作任务,分级分类进行落实,以推动形成全域全方位共治的工作合力。赤水河四川段流经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细则》在《条例》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推动流域范围内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源头管控
统筹推动联防联控联治
为进一步推动《条例》落实,《细则》重点从持续强化源头管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统筹推动联防联控联治等方面进行细化补充。
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持续强化源头管控方面,《细则》第七条至第十四条,重点对涉河项目准入和审查审批、推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任务完成、纠正整改违法违规侵占河道施工问题、严格实施赤水河流域禁捕退捕和增殖放流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针对赤水河流域相关市、县酿造业、矿山开采等特色产业,《细则》提出严格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深入开展工业园区废水污染整治,通过加大酿造业及其相关种植业等优势产业的指导扶持力度、实施配套管网建设和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针对矿山开采,《细则》明确要大力整治矿井地下涌水问题、硫铁矿尾矿渣处理及历史遗留炼磺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问题,同时强化省级相关部门督促指导,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
从流域整体性出发,赤水河流域的协同保护也需进行系统思考和全域考量。《细则》提出持续深化三省四市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推动毗邻地区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实施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推动跨区域联合联动监督,依法严格查处破坏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相关违法行为,实现赤水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联动联防联控;统筹好中央和省级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奖励资金,优先支持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相关项目,为赤水河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细则》也细化了推动赤水河流域文旅融合的相关措施,提出加快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赤水河段),推动自然生态、文化和旅游融合提升高质量发展,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蒙)
- 2024-09-01成都世运会火炬外观设计征集启动
- 2024-09-01中秋出游预订开始 成都居热门目的地前十
- 2024-09-01四川将启动2024年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报
- 2024-09-01川剧保护传承条例9月1日起川渝同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