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筑牢未成年人反诈“安全墙”
暑期,涉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件频发。据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消息,6月以来,该市15岁以下未成年人被诈骗案持续高发,受害人数量已达27名,其中不乏损失惨重的案例。
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方式花样百出。诈骗分子利用未成年人防范意识薄弱、易于相信他人的特点,通过各种诱饵和谎言,实施诈骗。比如,诈骗分子借着热门游戏《蛋仔派对》的名头,谎称玩家抽中了稀有皮肤,但在兑换时却要求使用银行卡转账,以此作为“验证”步骤,实则是一步步诱导未成年人踏入诈骗的深渊;又如,诈骗分子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再如,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虚假游戏道具、明星隐私泄露、解除防沉迷限制、红包返利、直播拆卡……不法分子从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密码,到直接操控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操作,诈骗手段隐蔽,令人防不胜防。
涉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再次凸显了网络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家庭应齐抓共管,共同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
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让诈骗分子无所遁形。另一方面,学校、社区等应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社区则可以组织反诈骗宣传活动,如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等,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同时,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对涉嫌诈骗的账号进行及时封禁和处理。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监管,了解他们的网络行为,教育他们如何识别诈骗信息,提高防范意识。同时,家长还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避免让未成年人轻易接触到这些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点。
让每一个孩子在数字时代茁壮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责任。说到底,打造一个无诈、健康的数字成长空间,需要各方面携手合作,筑牢未成年人反诈“安全墙”,方能为未成年人安全用网撑起一片蓝天。
- 2024-08-07打开新视野 拓宽大空间(现场评论·新职业新活力)
- 2024-08-07聚制度之力 护生态之美(评论员观察)
- 2024-08-07提高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有的放矢)
- 2024-08-07为小微企业产品提质做好“导航”(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