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卖”打开服务新天地(纵横)
当前,很多城市的图书馆推出“图书外卖”网借邮寄服务。读者线上下单借阅图书,并支付相应运费,即可享受送书上门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大众的阅读习惯,还是文化消费的市场生态,都已发生巨大改变。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想要更好发挥公共服务功能,扩大社会覆盖面,促进全民阅读,势必要对服务方式作出相应改变。
“图书外卖”的出现,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量。如果市民距离图书馆较远,往返耗时耗力,再赶上心仪书籍借出,阅读热情难免受挫。如今,人们习惯了线上生活,网购、外卖已成日常,图书借阅也可以打开新天地。以外卖的形式拓宽图书借阅路径,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更契合大众在互联网时代的借阅习惯。
只要读者愿意支付“图书外卖”费用,配送并不存在障碍。现实中,也有不少图书馆尽可能想办法减轻借阅者负担。比如,河北省图书馆和石家庄市图书馆推出“冀图邮书”微信小程序,提供两种借还方式,如果借阅者到邮政网点取送,则免费;如果要送上门或上门取件,只收取4元费用。在北京,首都图书馆的读者如果选择“还书到分馆”,无需支付快递费,预约分馆提书,同样免除费用。当然,作为新的服务方式,书籍资源如何高效流通,技术支持怎样跟上,服务怎样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等,仍需进一步探索。
如今,不少图书馆都在拼颜值、拼创新,通过提升空间美感,吸引读者打卡。但更为关键的是,提升服务水平,厚植文化底蕴。让知识触手可及,让阅读无死角,才是吸引读者的法宝。无论是送书上门,还是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推出“深夜书房”服务,又或是书店、图书馆开进社区等公共场所,都打破了传统的阅读限制,让知识更高效地流动起来。借阅服务的本质是把书交到读者手里,以读者视角来看,借阅服务是否便利、人性化,成为评价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公共设施的开放、包容程度越高,相应的管理要求就越高。期待更多图书馆能够实现从“等待读者”到“走近读者”的转型,更好助力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希望更多公共服务单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 2024-08-07点亮夜间经济的“灯火”(纵横)
- 2024-08-07人民体谈:杨家玉巴黎夺冠,中国女子竞走荣耀再现
- 2024-08-07人民网评:进一步织牢织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 2024-08-07人民网评: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