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雨这么大,古建筑怎么样了?

2024-07-02 10:40 来源:新华社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连续遭遇强降雨,面对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历史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是否安好,又该如何保护?记者采访相关文物保护部门,了解古建筑的最新情况。

  客家第一宗祠:部分坍塌 修缮方案需专家评审

  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在暴雨后部分坍塌,上杭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春连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说,宗祠东西两侧的横屋是由青砖包土坯构成的,由于洪水的长久浸泡,夯土墙体出现坍塌,但是宗祠主体结构没有受到影响。宗祠的大门到中间主座部分的壁画、彩画等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构件均保存良好。现在正在对李氏大宗祠进行清除淤泥、排险加固,对倒塌部分进行构件清理、分类,对倒塌原因和下一步维修方向进行分析、研判,并聘请专家编制修复方案。

  李氏大宗祠主座建筑依然保存良好。(上杭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氏大宗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作有其专业性和程序性,需要制定修缮方案并经专家评审后才能实施,“我们将确保修缮工作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和最佳效果完成。”

  背景资料:李氏大宗祠是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而建成的李火德宗祠。整个宗祠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结构奇特,布局合理,被誉为“客家第一宗祠”。

  唐模村:排洪畅通 在洪水中经受住考验

  6月2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村拍摄的景象。(马哲摄)

  据黄山市徽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纪良丽介绍,受强降雨影响,安徽省黄山市遭遇洪灾,徽州区部分古村落不同程度受灾。距今一千多年历史的唐模村,作为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在洪水中经受考验。

  对比其他古村落,唐模村在选址上远离山口、山间盆地、大河边等洪灾易发地段,地势较为平缓,而且流经唐模村的檀干溪,上游流经区域小,来水量有限,破坏力稍弱。

  纪良丽说,唐模古村落有着合理的村落规划和排水系统,村的西南、西北两侧挖设了水道;村内有多条水渠,檀干溪内也有多处堨闸,侧面有不少暗渠,村子周边也开挖了几汪水塘。汛期,檀干溪内堨闸全部打开泄洪,两岸街巷和民宅的雨水排泄系统通往檀干溪。假若檀干溪水满,多余的雨水会顺着暗渠流入周边的水塘,用于灌溉。檀干溪水系整体排洪畅通。

  背景资料:唐模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东部,始建于唐代,是一座依水而建的皖南古村落,分布着近百栋徽派古民居,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梅城古镇:洪峰过境 “两道防线”护千年古城

  6月26日摄于浙江杭州建德梅城古镇 图片来源:潮新闻

  近日,在新安江水库泄洪和兰江洪峰过境叠加影响下,杭州建德梅城镇也面临着严峻的防洪形势。

  “梅城古镇是靠着‘两道防线’守护古镇内3.5万居民。”据梅城镇党委副书记胡风华介绍,第一道防线是梅城大坝,这座大坝全长2270米,做了防渗加固处理;第二道防线是关闭城门。当新安江水位到达23.5米时,梅城镇迅速关闭城墙四座防洪闸门,同时用防水布和沙袋对城门的缝隙进行加固、补漏,将洪水挡在古镇之外。

  背景资料:梅城镇系明清时浙江十一府中的严州府府城所在,位于钱塘江流域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是一座千年古城。

  张谷英村:海绵工程 古人智慧解排水之忧

  据张谷英旅游景区有关巡查统计,截至6月28日,景区范围内存有少量山体滑坡现象,张谷英村古建筑文物暂未遭受严重影响。

  6月28日,岳阳县张谷英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敖伟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张谷英村整个古建筑群占地面积为5100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2条。其中,大屋屋面分水、地下排水都由天井引流,上面用来采光、通风、排烟,下面用来排水。

  张谷英村天井四周屋面均向内倾斜并设置挑檐,雨水可沿瓦沟迅速流下。杨茂林摄

  天井四周屋面均向内倾斜并设置挑檐,底部则由花岗岩条石磨平后按矩形砌成,底铺青石板。天井底部侧面设排水暗沟,管道皆呈“S”形设计,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之分,水流系统设计非常严谨。

  敖伟说,近年来,我们通过修缮古建筑文物主体,完善张谷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了文物保护的力度。

  背景资料: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村,以其明朝始迁祖先张谷英命名,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至今已存在约600年。

  面对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历史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该如何保护时?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说,文物安全永远是零起点,自然灾害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威胁客观存在。首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多做一些预防性、前瞻性的保护措施。其次,应当多采用一些现代化、科技化的保护手段助力。同时,要注重日常维护和日常管理,加强风险意识,确保工程质量,提升抗灾能力,还要加强对文物建筑的数字化保护,更加准确地对文物建筑进行灾后修复,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

  记者:袁晗 张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