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参加学术活动的“魏新河”尴尬了谁?
这两天,“辽宁理工大学教授魏新河”引发关注。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至2023年底,“魏新河”报名的学术活动超过了十次,其中不乏著名高校举办的活动。而实际上,我国并没有“辽宁理工大学”这样一所学校。6月29日,记者致电多个学术活动组织方,有人拒绝回应;有人坦言工作存在疏忽;也有人表示,当时就发现了问题,取消了“魏新河”的发言。
“魏新河”虚构大学、虚构头衔,两年间一路畅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不仅让涉事的活动组织方尴尬不已,更让整个学术界为之震惊。这起看似荒诞的事件,实则暴露出了学术领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魏新河”混迹于各类学术论坛、研讨会之间,显然不只是单纯地为了骗吃骗喝。虽然参加学术活动很难获得直接的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但可以巩固和抬升“魏新河”在圈内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形象,进而招摇撞骗,用骗来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形象进行变现。
在学术圈,一些学者通过出席会议拓展资源和人脉,这本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当学术活动变得不再严谨,学术活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便大打折扣。“魏新河”这样的骗子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正是因为他瞅准了这些活动在审核与会者背景、经历方面的漏洞。
在学术领域,类似的“学术骗子”并不鲜见。他们或虚构身份,或盗用他人成果,以种种手段骗取学术荣誉和利益。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败坏了学术风气,让真正的学者和研究者感到痛心疾首。
面对闹剧,学术界亟待进行自我审视与整改。一方面,加强学术活动的组织规范,建立健全参与者身份验证体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提高身份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另一方面,提升学术会议的质量,避免沦为社交活动的附属品。
此外,有关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的学术精神,让每一位学者都明白,学术的尊严不容侵犯,学术的纯净不容玷污。只有当学术界内外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学术的纯净性,才能真正避免类似的尴尬事件再次发生。
“魏新河”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学术界内部的一些弊病。这提醒一些学术活动的组织方,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空间,学术的真谛永远是追求真理,而非追逐虚名。“魏新河”的闹剧虽然令涉事各方乃至学术界感到尴尬,但这也是加强学术会议规范管理的一个契机。
- 2024-06-17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学术随笔)
- 2024-05-28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三级职员李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2024-03-28独家视频丨温馨时刻!习近平同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握手合影
- 2024-03-27时政快讯丨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