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文化中国行|长城焕新记

2024-06-09 10:06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长城焕新记

  出山西雁门关,山峦层叠之上,长城如一条巨龙,恣意蜿蜒,横亘山野。

  这段近6千米的墙体是“长城界”的颜值担当,它北起山西省山阴县新广武,西南至代县白草口,敌台林立,气势恢宏。其中两个敌台,因历史和自然原因,只剩下一个拱形墙体和一个形似凤头的墙体,分别被人们称作“月亮门”和“凤回头”,如今,在国家修缮下已成为标志性景观、网红打卡地。

  修缮好的“月亮门”成为网红打卡地。新华社记者王学涛 摄

  历时3年的“凤回头”工程8月将迎来最终验收。仔细查看,“凤回头”底部原来剥离倾斜的东墙又稳稳当当与本体合而为一了。该修缮项目负责人马剑说,东墙一度倾斜11厘米,为保护文物原貌,他们不敢直接拆砌,而选择用人工和小型机械进行原位纠偏。

  施工场地位于海拔1600米的山巅,两年多的时间里,三四十名工人吃住在帐篷里。“长城修缮要最小干预。只要能最大程度保留历史风貌,再辛苦也值得。”马剑说。

  巍巍长城,合力守护。2015年至2023年,国家陆续批准长城保护维修项目289项,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6亿元,持续改善长城本体保护状况。全国6800多名长城保护员加强巡查力度,守好长城保护“最后一公里”。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长城保护开拓了新路径。

  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有一座研究保护长城的“数字图书馆”。从2018年起,李哲教授与同事、学生一起开展“长城全线实景三维图像”采集工程。这支长城研究团队从辽东到新疆,跨越群山、行走大漠,通过无人机超低空飞行,对长城进行“扫描式”连续图像采集,得到300多万张高清图像——砖缝一一可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哲(右)和学生在工作室内就拍摄的长城图像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李然 摄

  “我们摸清了长城细节设施的‘明细账’,而且让各地长城侵蚀病害分布情况可视化、可度量。”李哲说,今年以来,团队正在加紧训练人工智能自动识别长城的病害,希望未来能充分了解各段长城病害种类、规律及其风险,支撑各地有针对性地保护长城。

  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要求,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等为重点,推进相关文物信息高清数据采集和展示利用。甘肃省武威市为长城文化资源建立三维数字档案;河北省承德县借助无人机航拍、GPS定位以及高清影像地图等,对县境内明代长城进行全面调查……当前,多地正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

  山峦叠嶂,沟谷狭长,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西南5公里处,石峡村安宁祥和。就在这里,参与“长城营造社”研学活动的初中生们使用PVC管材,按1∶1比例搭建起了一座古代城门的框架。

  这座抽象的“城门”,展示出石峡古堡城门的位置、形制,与一旁的堡墙遗迹连接起来,再与山脊上的长城对照,方圆五里内的长城防御体系一目了然。

  石峡关长城(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长城,远不止是一道墙。“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创新开展遗产教育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长城内在价值。”北京建筑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副教授贺鼎说。他的团队与长城保护公益组织“长城小站”共同打造了长城遗产保护教育模式“长城营造社”,以研学教育为核,融合主题课程、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等形式。

  参与“长城营造社”的学生们体验古代建筑中的叠涩结构。受访者供图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旅深度融合,沉睡千百年的长城文化内涵正被进一步挖掘出来,并赋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北京石峡村,“长城营造社”、长城主题民宿等带动乡村住宿、餐饮消费;在甘肃嘉峪关,以长城文化和边塞英雄故事为蓝本的长城史诗剧《天下雄关》精彩上演;在陕西榆林,长城文化研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一道道长城“边墙”,圈出一块块文化“富矿”。

  作为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长城“焕新”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个缩影。新时代的中国,一大批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先进技术激活古老文明,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悠久文脉正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

  记者:王学涛、白佳丽、陈钟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