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要闻

和评理|挥舞保护主义大棒,只会让全球绿色转型走入死胡同

2024-05-23 20:12 来源:中国日报网

  美国打着“产能过剩”旗号对别国先进产业进行打压是其本土产品失去了竞争力。(来源:中国日报 蔡艨 英文《中国日报》2024年5月16日8版)

  为了让更多人支持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打压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做法,美国政府试图向欧盟兜售中国“产能过剩”的虚假论调。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本周二在访问德国法兰克福期间表示,为了确保欧美制造业生存,美国和欧洲应以“战略与联合的方式”应对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沟通,会更加有力。”她说。

  耶伦发表上述言论前,拜登政府于上周宣布向中国电动汽车、先进电池、太阳能光伏板、钢铁、铝和医疗设备征收新关税。其中,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税率或将从27.5%增至102.5%,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进口税率将翻番,增至50%。

  如此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践踏了市场经济原则,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这一做法在欧洲国家遭到冷遇,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称其为“瓦解全球贸易的馊主意”。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欧洲,甚至是一些北美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同时,他还强调了中西方之间贸易的重要性。

  实际上,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补贴,还得益于中国国内激烈的竞争、完善的产业链和密集的研发投入,从而让技术创新得以持续。所谓的产能过剩,不过是美国捏造的谎言,是为了抹黑中国作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领头羊的形象。

  2023年,中国国产电动车959万量,卖出949万辆,其中大多数都供应了国内市场,反映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强劲动力。声称中国向海外市场倾销其电动汽车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去年出口的国产电动汽车,只占其总产量的12%。相比之下,日本50%的国产车出口海外,德国的占比则接近80%。美国挥舞着保护主义的大棒,不仅会伤害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同时也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更严重的是,这将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阻碍全球绿色转型。

  全球亟需加速绿色转型,而非减速,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美国阻碍全球低碳转型,只会给世界带来不幸。美国应理性行事,停止将贸易政治化,并与中国和欧洲一起携手推动绿色生活方式,而不是利用制裁和其他保护主义手段阻碍这一进程。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5月23日社论

  原标题:Protectionism will drive green transition to dead end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