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周圆)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司长吕红频8日表示,建设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任务,目前这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和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司长吕红频,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负责人尚全民,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梁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司长樊华,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明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和公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在当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吕红频介绍,整个数据库由1个国家级综合库、10个国家级行业库和31个省级数据库构成,基本做到了“技术标准统一、分类分级管理、纵向横向联通、共建共享共用”。
国家基础数据库包括23种致灾因子数据,27种承灾体数据,以及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防治区划成果数据等,其中国家级综合库已经存储了超过17亿条各类风险数据。数据库以“服务业务”为导向,通过建设标准化服务能力,便捷连通有关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成果服务。比如,一旦发生重大地震,可以立即调取震区相关数据,快速形成报告,支持抢险救援决策。此外,有关方面还把数据加工处理形成多样化产品,按一定渠道提供给科研教学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使用。
吕红频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做好国家基础数据库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根据情况变化,开展常态化数据更新,做好共享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做好数据挖掘,形成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服务产品,努力发挥普查成果的最大效益。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2020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此次普查调查成果已于去年2月15日发布。
- 2024-05-09京津冀将新增超百项“区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 2024-05-09积累金额首破3万亿元,企业年金如何惠及更多职工?
- 2024-05-09三部门发文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
- 2024-05-09视频 | 法国卢浮宫广场:海南五指山代表团欢唱《我们都是五指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