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新闻多一点|在常德河街,感受非遗魅力

2024-03-20 16:11 来源:新华社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考察常德河街

  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等情况

  沿着常德河街漫步

  人们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

  常德高腔:“戏窝子”里的艺术奇葩

  常德高腔《打樱桃》剧照(资料照片)。

  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程式

  模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

  穿插精彩的特技

  常德高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地一众地方戏曲中独树一帜

  唱腔与方言紧密结合

  融入巫腔等音乐素材

  高亢嘹亮的曲调

  一如湖湘人性格的利落直爽

  常德丝弦:古老的说唱艺术

  常德丝弦剧照(资料照片)。

  集说、唱、表为一体

  常德丝弦自宋明时期在当地流行

  这门以唱为主、说唱穿插交替的艺术样式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德丝弦既能表现历史故事

  又能说唱民俗民风

  吸收时代气息

  在融合与创新中延续着艺术生命

  木雕:时光流淌,故事永恒

  近日,潘能辉和妻子胡美华在湖南常德河街展示木雕。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常德河街上

  安乡县木雕传承人潘能辉

  计划用10年时间

  将沈从文笔下的《湘行散记》

  还原到一根长达10米的巨型红椿阴沉木上

  这是一幅湘西北的民俗图景

  更是一件艺术品

  融汇了沅水流域人文风貌、传统风俗、建筑街景

  常德桃源、安乡等地盛产木雕

  内容写意传神

  富有意趣

  生动活泼的画面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桃源刺绣:雅俗共赏,淳朴不羁

  近日在湖南常德河街展示的桃源刺绣。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作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源刺绣可追溯至夏商

  色彩饱满明艳

  造型夸张浪漫

  极具生命张力

  近年来

  通过“非遗+”等工作

  桃源刺绣产业日益壮大

  流传千百年的“指尖技艺”

  正逐步转化为惠及更多人的“指尖经济”

  澧水船工号子: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澧水船工号子演出剧照(资料照片)。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

  船工们的劳动号子

  因时因地因人即兴而起

  音调丰富、口口相传

  极具动感与节奏感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澧水船工号子

  蕴含着劳动人民

  团结勇敢、坚毅勤劳的精神

  昂扬向上、不畏风浪的面貌

  如滔滔江水

  如广阔天地

  记者:刘芳洲

  视觉 | 编辑:张爱芳、古一平

  新华社国内部、湖南分社联合出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