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长江保护法实施三周年 | 上海崇明:让一江清水奔流入海

2024-03-01 08:08 来源:上海崇明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大江奔流、生机勃发。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

  长江的保护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大江上下,念之行之。“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一江碧水浩荡东流,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至美的图景,也是最深沉的情怀。

  2024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三周年之际,全国两会前夕,华龙网联动长江流域各主流媒体,携手推出“大江奔腾焕新颜 跟着总书记看长江之变”系列融媒体报道,见证一江碧水展新颜。

  大江东流,奔腾不息。在万里长江入海口,被誉为东海瀛洲的上海崇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筑牢长江门户生态屏障,让一江清水奔流入海。

  “看到了!这次有几只江豚,可能是一个家族。”初春时节,在东风西沙水库附近,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鲟踪豚迹”巡护队员贾泽华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跃出水面的身姿。仅隔几天,崇明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东风西沙水域巡查时,也看到了长江江豚的身影。

  生态环境好不好,要看鸟往哪里飞,鱼往哪里游。江豚被称为“长江微笑天使”,是反映长江生态的“晴雨表”,从以前难觅踪影,到如今频频现身,这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鲜活缩影。‍‍

  标定“世界级”格局站位

  扛起保护生态环境时代重任

  崇明河网密布,岛内大小河道17000多条,千百年来,江河湖水滋润着万亩良田和岛上居民。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也一度困扰着崇明,沿江沿河工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农业面源污染,造成岛内河水水质下降,不少河道鱼虾少见,水体黑臭,人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本世纪之初,崇明定位生态岛,开启了没有先例可循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崇明区委、区政府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这一目标,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水环境整治与保护摆到了突出位置,编制水务规划,加快水污染防治行动,抓好水生态保护修复,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河流、湖泊、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实现崇明三岛碧水常清、水长流。

  “水里出了问题,根子多在岸上”,崇明区委、区政府紧扣“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的治水目标,坚持水岸联动、水岸共治,把控源治污作为根本之策,滚动实施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生态体系。“十三五”期间,全区水安全基础得到巩固,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得到有效提升,水管理能力持续加强,先后建成海塘165公里,启动建设水闸14座,整治骨干河道66公里,完成中小河道轮疏8000多条,形成覆盖18个乡镇的污水处理格局,崇明三岛生态空间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开局之初,区水务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抗咸保供,协调推进系统治水,水环境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打造“长江百里生态秀带 ”

  构筑水生态环境法治屏障

  崇明环岛景观大堤是上海最长的滨江大道,集休闲、运动、景观于一体。被誉为“崇明外滩”的南门景观大堤风光秀丽,过去,景观大堤东西两段,一些沿江船厂、水泥、钢结构等企业码头占据岸线,污水直排,影响长江水体。崇明区委、区政府扎实推进中央和市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问题,先后关停上海船厂、上海崇南金属结构件公司、浦明码头等一批违法企业,还滩于民,还水于民。如今,“长江百里生态秀带”的滨江岸线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市民漫步大堤,眺望滔滔江水,鸥鸟翔集、百舸争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芦芽冒尖,水草初长,正是垂钓好时节。钓鱼爱好者曹凯,除了禁钓区水域外,几乎走遍了辖区内大小沟河,每次都能满载而归。“水质越来越好,鱼就越来越多。”有一次,他钓上一条4斤重的大鲫鱼,直夸是良好的水环境成就了他的惊喜。

  碧水荡漾,鱼翔浅底,是崇明打好碧水保卫战给老百姓留下的最直观感受,背后离不开法治护航和全民参与。2018年8月11日,城桥镇老效港渔民吴文祥收网上岸,从这一天开始,崇明率先实施“禁渔”,对179条长江捕捞渔船进行拆解,渔民告别江海上岸,比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提早了一年多。

  通过多管齐下,全岛水环境面貌显著好转,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到100%,Ⅲ类水以上断面占比全市最高,江河湖沟鱼类多样性持续恢复。

  涵养美丽幸福河湖

  用最清洁的水滋养最美的绿

  每天早晨,竖新镇前卫村绿岛草堂民宿业主顾建平都要沿着家门口的亲水步道漫步一圈,河岸杨柳依依、水面鱼儿成群,看着这一幕,总感觉舒心惬意。“现在环境变好了,来这里的游客比以前更多。”前几年,前卫村水环境问题显现,河道水流不畅,雨污难分,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2022年,村里上马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通过“拆涵建桥、改小并大、清淤通河”,实现“河清岸绿、田景交融、人水和谐”,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

  前卫村村级河道整治是崇明滚动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岛水系的毛细血管,村级河道民沟是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今年7个乡镇启动建设,以增添乡村亮色,提升产业成色。区河长办表示,将“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打造特色鲜明的幸福河湖,用最清的水滋养最美的绿,织就最好的景。

  崇明区水务部门提出,今年将“建管养”并举,“海陆空”一体,优化供水保障,完善排水格局,全面提升崇明水环境质量和治理能效,到年底,打通不少于1000条断头河,完成13条镇级河道生态治理,全区国、市控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7%以上。

  演绎“一点水”传奇故事

  共享水环境发展红利

  东风西沙水库和青草沙水库原水供应覆盖全市11个行政区,受益人口约1300万人。多年来,崇明水务局联合东风西沙水库,打造了一条“水滴形”参观路线,涵盖水利用、水处理、水安全、水工程、水生态、水景观和水科技等功能景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引领参观者体验“一滴水的旅程”,向社会公众科普“自来水从哪里来”“污水到哪里去”等知识,增强人们的惜水、护水、爱水意识。崇明水务部门每年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契机,会同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开展 “水润千万家”、“共建水美瀛洲”等宣传活动,营造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水环境持续优化,崇明按照“生态+”的发展战略,运用好丰沛的水系资源,努力做好“水文章”,通过农旅、体旅融合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风生水起,让水成为幸福生活的源泉。宝岛蟹庄千亩蟹塘,优质的水环境孕育出“蟹王、蟹后”,养蟹业成为崇明农业一大支柱产业;碧波荡漾的明珠湖上,长三角龙舟邀请赛、铁人三项赛等赛事轮番上演;烟波浩渺的瀛东村东湖上,皮划艇、桨板、扎筏泅渡等体育旅游项目,受到游客热捧。“十四五”期间,崇明还将筹划建设赛艇、皮划艇赛水上运动基地,让百姓乐享生态岛建设的持久红利。

  大江奔涌,天际辽阔,一幅和谐相融的生态新画卷正在生态之岛、人文之岛、城市之岛徐徐铺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