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精神的力量
新华社郑州11月26日电(记者李俊 李亚楠)和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一样,到河南的第一站,我们直奔兰考。
59年过去了,这座豫东小城和一位共产党员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精神的力量镌刻在天地之间,仿佛从未远离。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同行的当地人指着路旁如巨人般挺立的泡桐树说。
高速公路两旁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盎然,虽已初冬,却让人感受到一股生长的力量。
驶出连霍高速兰考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标语——“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是焦裕禄逝世前两个月躺在病床上写下的联句。
车缓缓停下。黄河故堤的沙丘上,静穆地坐落着焦裕禄烈士墓。

参观者在位于河南省兰考县的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烈士墓(2021年6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陵园里,松柏郁郁葱葱,泡桐等待着四月花开。高耸的纪念碑菊花环绕,阳光照耀下,汉白玉墓园泛着柔和的光辉。兰考人带着孩子漫步其中,既是教育,更是纪念。
我们在墓前敬献花圈,表达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烈士的无限思念和深深崇敬。墓园里高耸的屏壁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这是焦裕禄当年满怀豪情地在泡桐树前留影。新华社发(1990年5月10日发)
焦裕禄临终前曾说:“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把自己埋到沙丘上,老百姓永远把他记在心里头。
车穿过县城,带我们寻访焦裕禄。
一个人改变一座城。如今的兰考,到处都是他的痕迹。陵园、纪念馆、主干道、干部学院等,以焦裕禄命名的都是地标,泡桐种植孕育出了家居产业和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新建的高铁站兰考南站,也比周边车站多了许多车辆停靠。
一个人改变几代人。相比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焦裕禄烈士纪念馆的一面墙上,展示了焦裕禄临终前一篇未完成文章的提纲,十个大字扑面而来——“精神原子弹,精神变物质!”
当地干部说:“一个地方干事情,有很多物质条件,但最重要的是精气神!兰考为什么有那么大变化,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讲焦裕禄精神。”
我们问:“都有哪些变化?”
“这十年,天翻地覆!”当地一位干部脱口而出。“我们在全国的典型多咧。”
“美丽乡村走在全国前列,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国试点。”
“我们在全国是最早脱贫的。”
“绿化工作是全国典型。”
“普惠金融、农村公路建设也是全国典型……”
人们笑呵呵地补充道。
六十年前河南最贫困的县域之一,如今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这是2021年6月23日拍摄的兰考县县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暮色渐起,焦裕禄干部学院澄碧湖里的几只水鸟在水草间悠闲地觅食,学员们却行色匆匆,他们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接受精神滋养。
干部学院的负责同志说,建院10年来,他们已培训全国各级党员干部将近30万人次。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不是每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但每一座森林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人们在“焦桐”下参观(2022年8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学院大门正对面,60年前焦裕禄手植的一株“小麻秆”泡桐苗,如今已是华盖如云,仨人都合抱不过来。
焦桐一甲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每天守护一树澄碧的守树人,传了一代又一代。周围的泡桐林也繁育出了二代、三代、四代。每年都有大批参观者来到这里聆听焦裕禄的故事。
温暖的冬日里,肃立焦桐树下,不禁想起新华社记者穆青当年在再访兰考时写下的箴言:一个焦裕禄不幸逝世了,成千上万个焦裕禄,必将不断涌现,不断成长。“我想这就是当代中国可以在全世界引以自豪的最大的特色。”
- 2023-11-27实现碳达峰,各地怎么做
- 2023-11-27电子商务为中国经济添动能
- 2023-11-27示范区贡献日益显现 推进高标准服务业扩大开放
- 2023-11-27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通运营 迪庆藏族自治州迈入动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