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在此过程中,我国金融业自身高质量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449.21万亿元。目前,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我国金融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既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撬动科技创新,让“第一动力”更澎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较高增速。与此同时,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对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不断优化,更加精准地提升了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可得性。
支持乡村振兴,为协调发展添动力。近年来,金融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截至今年8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4.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1—9月,债券市场支持银行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467亿元。引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不仅持续为“三农”发展注入更充沛动力与活力,也为金融机构拓展了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绿色金融发力,擦亮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元,均居全球前列。绿色金融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重要领域和亮点之一。
金融开放不断扩大,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近年来,我国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双向开放的金融体系加速成形。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今年1—9月,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39万亿元,同比上升23%,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金融对外开放的有序扩大,有助于我国更好利用全球资源,有力支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加快构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利性、可得性不断提升。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数字支付使用率、储蓄参与率、借贷参与率等多项普惠金融指标位居前列。
金融棋活,全盘皆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金融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型的现代金融体系,让高质量发展更加“血脉畅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9日 02 版)
- 2023-10-29从螺丝钉到核电 工业升级如何将数字化“变量”转化为增长“增量”?
- 2023-10-29聚焦三季度经济形势丨新华时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信号鲜明
- 2023-10-29山东东营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园
- 2023-10-29天津做活滨海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