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园
黄河尾闾,渤海湾畔,海风阵阵,鸥鸟翔集。走进山东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一列列厂房如长龙列阵,不远处的海面上,一座座高约百米的白色风车傲然耸立,巨大的风电机组叶片不停转动。
1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荒滩。“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在省内规划了总装机规模3500万千瓦的3个海上风电基地,东营便是其中之一。借助这一机遇,有着港口、广阔腹地等优势的东营突破路径依赖、思路障碍,转眼间,一座规模宏大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拔地而起。
在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的中船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机组装备总装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这是我们自主研制的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创造了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新纪录!”中船海装山东公司总经理蔡梅园介绍。
据悉,该机组叶轮直径260米,扫风面积约5.3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一般大。在满发风速下,大概每年可输出74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满足约4万户家庭一年的正常用电需求。
“风电装备部件的长度动辄几十米、上百米,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我们的车间就建在港口腹地,从原材料到主机、叶片、塔筒这些零部件,再到主机里面的齿轮箱以及下游的储能设备等,在产业园几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产及运输成本。”蔡梅园说,除港口、腹地等“硬件”优势外,东营开发区完善的产业链集群优势也是吸引其落地此处的重要因素。
自2020年以来,凭海临风的东营开发区加速布局海上风电产业,目前已具备较深厚的海上风电产业基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产业链条日益完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特征凸显,新能源产业正在东营开发区大地上快速崛起。
目前,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吸引签约落地项目28个,总投资248亿元,从纤维、树脂到叶片、桩基、主轴、塔筒,再到风电主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集聚,基本构建起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产业聚集度、项目建设速度走在全省、全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前列。
同时,东营开发区大力推动东营海上风电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落地,搭建物流、金融、培训等平台,全力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预计到2024年前后,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全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据介绍,未来几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迎来海上风电项目的集中投产期,预计到2025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上风电年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未来将带动形成千亿元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 2023-10-28天津做活滨海生态旅游
- 2023-10-28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 红色辽宁 英雄土地
- 2023-10-28狠抓学习强思想 深入一线解难题 ——江苏省苏州市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 2023-10-28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的回答|你知道“中国”两个字最早的出处吗?
![](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770.png)
![西北角](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ibeijiao2.png)
![中国甘肃网微信](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xin2.png)
![中国甘肃网微博](http://www.gscn.com.cn/home/2019/images/icon-erweima-weibo.png)
![微博甘肃](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bogansu2.png)
![学习强国](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uexiqiangguo2.png)
![今日头条号](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jinritoutiao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