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为与会各方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看点前瞻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题:为与会各方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看点前瞻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周蕊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10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上海市副市长华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介绍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总部高管已确认来华参加进博会,规模创新高”“展览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均超过之前历届水平”……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第六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将与各方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打造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为与会各方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凝聚合力,共促发展。
国家展充分展示各方开放合作意愿——
盛秋平说,本届进博会预计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6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确认将参加国家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等5国担任主宾国;中国馆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为历届之最;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主题,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国家参展情况受到关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国家展的72个参展方中共有64个共建国家。截至目前,共建国家已有超过1500家企业签约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展,总展览面积近8万平方米,面积较上届增长约30%。
据介绍,对于共建国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进博会通过提供部分免费展位、搭建补贴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推动当地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企业展质效显著提升——
企业展是历届进博会的重头戏。盛秋平介绍,本届进博会能源低碳、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以及生活消费类题材展览面积增长30%,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展示。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等均已确认参展。
孙成海说,与往届相比,今年企业展规模以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数量都创了历史新高。此外,还有70余家境外组展机构组织约1500家中小企业参展,参展面积4.6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参展数量和面积较上届增长近四成。
盛秋平说,前五届进博会展示超过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今年将组织322家进博会展商走进地方,有力促进“展商变投资商”。
虹桥论坛“开放”主题更加鲜明——
“今年,虹桥论坛将继续聚焦全球开放和经济热点议题,为经济全球化、全球开放合作凝聚更多共识。”盛秋平说。
今年虹桥论坛以“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及“投资中国年”峰会等重要活动,分专题举行外资企业圆桌会,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3》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坚持高标准推进,精心组织22场分论坛,全球政商学研界300余位重量级发言嘉宾将出席。
孙成海介绍,论坛紧扣时代热点,设置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智能科技、国际标准合作、全球经贸治理等热点议题。国际参与面更广,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知名国际组织参与主办分论坛。
持续提升展客商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据介绍,本届进博会配套现场活动已排期124场,涵盖政策解读、贸易对接、投资促进、研究发布等类别。人文交流活动参与国别、省份及展台数量均创新高。
“这次进博会更加突出智慧和绿色特点。”上海市副市长华源介绍,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优化在电子证件、客流引导、展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推进绿色搭建与出行,持续打造绿色进博、零碳进博、零塑进博。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说,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措施,持续提升展客商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展品入境更加便利,海关出台17条通关便利措施,涵盖参展准入、展品通关、展后处置全流程。
- 2023-10-24已有超三千四百家参展商和近四十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 第六届进博会将全面线下举办(权威发布)
- 2023-10-24新华全媒+丨为与会各方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看点前瞻
- 2023-10-24已有超三千四百家参展商和近四十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 第六届进博会将全面线下举办(权威发布)
- 2023-10-24“手语姐姐”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 架起“无碍”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