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一隅“藏”女书,非遗传承人盼台湾早日回家共吟中华文化瑰宝
中国台湾网9月20日永州讯 (记者 李柏涛 高嘉鸿)“锦绣文章达万千,不信世间有奇文。永明女子好才学,修书传诵到如今。”有这样一段神秘的文字,它“藏”在湘地西南的一个角落中。
这里有一座“小岛”,四面环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因处在潇水河之尾,故名浦尾,也被形容为湘南的“小台湾”。浦尾岛上,千年女书在这里悄然传承,传女不传男,老传少,母传女,世代相袭。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中国台湾网 李柏涛 摄)
9月19日,“吾道南来·湘江行”第十八届海峡两岸媒体联合记者团,踏进江永县上江圩镇——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一个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
扎根瑶汉文化,藏于湘南一隅
“江永女书是湘南盛开的一朵奇葩,扎根于瑶汉文化的沃土之中。”
作为人类迄今为止发现唯一现存的女性文字,江永女书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它字形长菱,纤细婀娜,似蚊似蚁,笔画均匀,颇有女性温柔的气质。
女书是一种表音文字,记录的语言是当地永明土话。目前通过文献搜集到的女书文字约有700个,每个文字都代表多重含义,通常被写在毛边纸、折扇上,绣在手帕上,或织在花带上。当地妇女常常聚在一起唱歌堂,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

当地瑶族女性用江永女书绣手帕。(中国台湾网 李柏涛 摄)
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神秘的江永女书沿袭“人死书焚”的习俗,因此女书流传不广,面临濒危处境。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上江圩镇被发现,引起全世界轰动,2005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6年江永女书习俗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永女书传承人胡欣在女书学堂教记者团女性成员习读女书。(中国台湾网 李柏涛 摄)
女书传承人盼宝岛回家,两岸姐妹共吟女书
江永女书传承人胡欣,曾于2011年跟随师傅到台湾做两岸文化交流,推广、展览江永女书,十二年过去了,当时在宝岛度过将近两个月的时光,每一幕,她仍历历在目。“很多当地民众为女书慕名而来,非常热情,让我感受到台湾同胞很关注中华文化的传承。”
通过那次的“宝岛之行”,胡欣也接触到台湾的文创领域,“与当地手艺人的交流中,也给我很多启发,我们一直尝试用文创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江永女书,让这份文化遗产走向全世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台湾青年自媒体人李颜如自小学习传统二胡,时尚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文艺”的心。她认认真真地跟着胡欣,用女书写下自己的名字。李颜如说,此次随采访团来到江永县,是她第一次到湖南,以前通过社交媒体,只知道“网红”城市长沙,来到三湘大地,才感受到这片土地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更没想到的是,这里还能孕育出特有的女书文字,秀美的字体,宛如翩翩起舞的少女,那种美感,有哪个女孩子会不喜欢呢?”李颜如说道。

江永女书传承人胡欣手写“台湾”二字,盼宝岛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台湾网 李柏涛 摄)
江永女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表现出过去社会中的女性呼唤独立的智慧与勇敢,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世界文字之奇观。
“看到江永女书传承人如此热爱自己的文化,真诚、用心地为传承这份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瑰宝而奉献和付出,很是感动。”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新闻云记者赵祎表示。
采访结束后,胡欣在黑板上用隽永的女书写下“台湾”二字,“希望祖国的宝岛赶快回家,两岸女性同胞一起传承老祖宗的文化。”她期盼着,有一天,能再有机会去台湾,教宝岛的“姐妹们”吟唱女书。(完)
- 2023-09-21新疆红枣一路飘红的背后
- 2023-09-21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阿瓦提县24万亩荒漠披绿装
- 2023-09-21稻花香里说丰年丨共赏“千里丰收图”
- 2023-09-20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30周年 厚植公平竞争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