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海东市循化县是全国唯一一个撒拉族自治县,在21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在“许乎”文化的浸润下,各民族共存共荣,繁荣发展,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美画卷。
8月18日,“石榴花开别样红,民族团结一家亲”——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走进海东市循化县,大家了解这里各民族和睦相处是从“许乎”这个词开始的。
“许乎”藏族意为值得信托的朋友,撒拉语为“达尼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有7.96万人是撒拉族,占总人口的63%,占全国撒拉族总人口的80.5%。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撒拉族离不开藏族、汉族等民族群众,藏族、汉族等群众也离不开撒拉族。大家彼此都是值得信托的朋友,由此产生的“许乎”文化是循化县各民族用真情浇灌的民族团结之花,大家在经济上互补,文化上借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
最小的乐器
撒拉族口弦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乐器,历史悠久,也是撒拉族惟一的一种民间古乐器,它体积很小,长只有约两三厘米,重量约四五克左右。
仔细端详,口弦长不足一寸,重不到5克,用红铜或铝打成细窄马蹄形状,中间放一根黄铜丝,尖端弯曲。
演奏时需噙含在口腔内,用上下牙夹住,簧片朝外用手指弹奏或簧片向里用舌尖弹拨,簧片在口腔内振动发声。
原先撒拉族人在婚事中吹奏口弦,或者喜欢口弦的年轻人,在田间地头,或山上无人区吹奏。吹奏的内容大部分是“花儿”,或者是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情节。
最美的民居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是撒拉族特有建筑形式篱笆木楼的传统营造方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撒拉族的古民居篱笆楼,是土木石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藤条编织而成,故得名篱笆楼。
1989年国家发行的民居邮票,其中的青海民居就是撒拉族篱笆楼。其营造技艺积淀着撒拉族特有文化现象,是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具有一方民族区域特色建筑艺术。
循化县孟达地区,古称河关地,自古以来,是甘青交通要冲,从13世纪-14世纪(元代)开始,生活在孟达地区的撒拉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开发林地,利用当地自然林木土石资源,同时,与周边藏、汉、回、土、保安等民族交往,集结丰厚的多民族文化,修建创造了篱笆楼建筑。因此,篱笆楼不仅记载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特征,也是撒拉族建筑风格的历史记忆,同时积淀着多民族的文化现象,是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具有一方民族区域特色的古建筑。
使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楼房,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可以减轻楼体重量,同时,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强。撒拉族的篱笆楼设计,以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最具特色。这一时期,撒拉族的社会经济生活得到了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建房讲究牢固、美观、经济、变通,突出防风、防震、适用、安全的作用,因而通常选用精良的松类木材。
最好吃的食物
长期历史演变中,撒拉族民众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融合周边汉、藏、回等民族餐饮文化,逐渐形成蒸、炸、煮、烤、炒等多种方式烹饪的完整独特的饮食文化体系。
杂粮雀舌面、馓子、手抓、羊背子等面点和菜品以及撒拉族宴席都是撒拉人家特色美食。
同时,循化县还是青海拉面的重要输出地,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撒拉川,撒拉族群众也搭上市场经济快车道,放下手中的农具,背起行囊,离开故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始了他们经营拉面追求财富、创业、创新的发展之路。以“亲帮亲,邻帮邻”的帮带形式,使拉面馆遍布大江南北,拉面经济也成为循化县最具有特色的民生产业。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循化县政府敏锐察觉市场风向标,积极引导拉面经济转型升级,通过转变拉面人的思想观念,循化籍拉面馆从经营理念、就餐环境、服务水平、营销管理、饭菜质量等几个方面有了全面的提升,最终经多部门合力,打造出“撒拉人家”餐饮品牌,拉面经济也发展成为集原料供应、物流、餐饮、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一些拉面店开始向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连锁化转型,形成了一批民族餐饮示范店。
2015年“撒拉人家”商标在中国工商总局注册成功,标志着循化县在打造以拉面经济为主的“撒拉人家”劳务品牌建设方面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为拉面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循化县有6071户、21324人在陕西、河南、江苏、上海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开拉面馆,全县每年拉面收入达十几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