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理响中国】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在宁德的孕育与实践

23-08-11 17: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赵满同

  “精准扶贫”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通过“四下基层”的调查研究,采取精准施策和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总结出“闽东精神”,为闽东人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此后的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提供了思想“元素”。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时期的实践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基础。

  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当时福建沿海欠发达的宁德地区担任地委书记。当时该地区9个县中有6个是贫困县,经济总量排名全省最末。正是在这样一个穷地方,习近平同志开启了带领闽东人民摆脱贫困、精准扶贫的致富工作之路,形成了“四下基层”“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的工作方法,总结出“闽东精神”的实践风格。“闽东精神”与“四下基层”等工作方法一起,形成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期的实践理念与实践活动。

  调查实践基础上的“闽东精神”

  所谓“闽东精神”就是“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1988年7—8月,刚刚到宁德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就带领工作人员一起,跑遍了宁德管辖的9个县。刚到一个相对不熟悉的地方,通过实地调研来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这是习近平同志的一贯工作作风。他走基层有三个特点:一是听各县领导班子的工作汇报,了解各县的现状;二是看县志,了解各县的过去;三是走访各县的企业、村庄和农户,了解当地生产生活状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了解了宁德的发展,他总结出宁德的“三个三”,即三大特点、三大弱点、三大优势。三大特点包括:革命老区、少数民族畲族聚集区、全省的贫困区;三大弱点是:交通闭塞、没煤少电、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三大优势是: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山海经济资源优势、人民的淳朴风气和艰苦奋斗精神。此次调研还形成了题为《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的调研报告。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每个同志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为宁德发展历史做一层铺垫的贡献,你不要认为在你的任上可以轻易地起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不切实际的。”要根据宁德的实际来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不要有超越现实的想法,不能心急,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还要有“弱鸟先飞”的创新思路,这些观念构成了“闽东精神”。

  习近平同志指出,所谓“滴水穿石”精神,即“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所谓“弱鸟先飞”就是“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四面八方去讲一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因此,“闽东精神”包含两种精神实质:面对宁德经济相对落后的客观实际,既要有“不耻落后,意气奋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奋斗精神,又要有“放胆开拓,争先创优”,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摆脱贫困的创新精神。其中,“滴水穿石”就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要不切实际地冒进;“弱鸟先飞”则体现了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解放思想和勇于创新,而不是故步自封、甘于贫困、不思进取。

  “闽东精神”蕴含着“精准扶贫”的内涵

  “闽东精神”既是因地制宜的实事求是精神,也是勇于脱贫致富的创新精神,是二者的统一,其中蕴含着“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元素。为了摆脱贫困,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宁德地区依山傍水,山海兼备,要念好“山海经”。而“念”好该“经”的科学方法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滴水穿石”与“弱鸟先飞”地发展。在实践中,习近平同志针对各县市、各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各种具体发展策略,为宁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在“海经”方面,他发现宁德黄瓜鱼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于是就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科研攻关,把黄瓜鱼育苗繁殖纳入星火计划项目,使其成为千家万户的致富之路。宁德地区主要贫困县都在山区,念好“山经”是闽东发展的主渠道。1988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安县考察时,针对赛岐经济开发区建设,在赛岐现场办公,指导地方政府制定了“东西两个口、南北一条线、三点一线带全县”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及时解决了开发区的400亩建设用地、建设经费和外来人口落户户籍指标等具体问题,为福安县的区域发展奠定了基础。宁德县洪口乡是宁德地区四大特困乡之一。1988年底,习近平同志到此调研,面对该乡身处大山中、人口少、梯田面积大、粮食产量低的状况,他提出“要派最强的干部去当书记和乡长”,并针对该乡的特点指出,既要发展林业,也要种植多种茶、果、竹子等经济作物,还要凭借丰富的水资源来建设水库发电。宁德县虎贝乡具有900多年制作蒸笼的历史,但当时大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制作,规模小,只能内销。面对这一局限性,他提出“蒸笼是老字号,要成规模,把老字号搞起来”。虎贝乡还通过造林造竹解决了原材料问题,今天蒸笼产业已成为虎贝乡行销世界的致富产业。面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古田贫困县,习近平同志要求,以科技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的农业和加工业。在农业科技特派员的精确帮扶下,古田县成为福建省水果和全国乃至世界食用菌的主产地。现在县里研究食用菌生产的民间机构就有30多家,先后研究出茶树菇、蘑菇、黑木耳、姬松茸、猴头菇、草菇、金针菇等60多个品种的人工栽培方法。目前古田县的人工栽培银耳占据了全国95%、全世界90%的市场份额。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就是“弱鸟先飞”的发展道路。

  寿宁县下党乡是宁德地区四大特困乡之一,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即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下党不摆脱贫困,我们就愧对乡亲父老”,因此下党乡群众的致富发展始终是他牵挂的心事。他三进下党乡进行实地调研,1989年7月19日第一次去下党乡,长途跋涉14小时,第二天就在寿宁县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要求地、县相关部门对下党乡的发展建设要优先考虑,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当场划拨72万元资金用于解决生产生活用电和交通问题。1989年7月26日,他第二次到下党乡视察灾情、慰问灾民,给受灾最重的32户村民每户发放1500元救灾款,还单独拿出15万元资金用于公路、防洪堤坝的修复和学校修缮。第三次是1996年8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再次到下党乡考察工作,划拨100万元资金用于乡里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下党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正是遵循习近平同志倡导的“滴水穿石”、一步一个脚印的脱贫致富精神,如今下党乡的道路通、电灯亮、山头绿,2016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为2.4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05元,总人口贫困率下降为2%。这种久久为功的发展,正是“滴水穿石”的生动体现。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通过对9个县市的实地调研,特别是对一些贫困户和落后企业的走访,确立了精准的扶贫对象。在扶贫项目的安排上,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困难,具体设立扶贫项目,“按照现实困难情况,实事求是,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习近平同志当时采取“一县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思路,对每个困难、每个项目都采取不断跟进、落实和解决的工作方法及其他有效的扶贫举措,充分展现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的“精准扶贫”致富路。可见,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时期摆脱贫困的工作经验为后来的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培植了“萌芽”,奠定了宁德“元素”。

  “三库”重要理念是“精准扶贫”的范例

  1989年,习近平同志在深入思考闽东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时,把解决闽东经济问题“精准”地落实在“林”上。在多次赴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后,在《闽东的振兴在“林”》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重要理念。这一重要理念既为闽东人民摆脱贫困、“精准”致富指明了具体发展道路,也为闽东人民在致富道路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首先,“三库”重要理念是脱贫致富的发展观。习近平同志提出,“三库”理念是以闽东人民脱贫攻坚为目的的。摆脱贫困是闽东人民的首要追求和热切期盼,如何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则是考核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而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基本功是什么?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回答这个问题,须从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这样一个大问题中去寻找答案。”面对闽东地区长期贫困的现实,我们的干部不能望“贫”兴叹,唉声叹气,而是要“不耻落后”,想方设法努力为他们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必须明确好事、实事的概念:扶持经济发展,帮助群众富裕起来,是好事、实事。”在带头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一方面根据闽东地区的山林特点,指出“在闽东这样一个贫困地区,山林资源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另一方面,把闽东脱贫致富工作的重点“精准”地放在“林业”上,即“把林业置于事关闽东脱贫致富的战略地位来制定政策”。“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山,兴旺在于林。”“林业是闽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地方农业、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基础。”正是充分认识到林业在闽东人民致富道路上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重要理念。

  其次,“三库”重要理念是生态建设的发展观。习近平同志一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针对闽东经济发展相对贫困的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依然是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立足点。习近平同志从生态文明角度看到“山林资源”是闽东地区的一个独特优势,并且从生态建设的立场阐述发展“林业”的重要性。他指出,“从一般的意义上理解,林业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森林能够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在此,他深刻阐述了森林所具有的“水库”特性,认为森林对于农业生产和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即森林的“水库”对于“钱库、粮库”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农业是闽东的优势,闽东的过去、现在靠农业,闽东的未来也将维系于农业的综合发展。……今后要扎扎实实地抓下去,经过几年的努力,闽东的山会更青,水会更绿,人民会更富裕”。以森林优势来拓展闽东的农业优势,以农业的综合发展来构建闽东的绿水青山,最终使闽东人民走上富裕之路,是习近平同志指导闽东人民“精准发力”、实现“弱鸟先飞”所走的创新发展之路。其中,山更青、水更绿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生活富裕与幸福的重要因素。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碳库”的增加进一步凸显了森林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最后,“三库”重要理念是脱贫致富观与生态建设观的有机结合。如上所述,“三库”重要理念既是闽东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又是闽东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必要基础,因此,“三库”重要理念是两者辩证统一的发展观。习近平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认为,为民办实事,不能“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要全面系统地解决问题。“例如,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在对待闽东森林资源的发展上,一方面,他强调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战略高度思考闽东经济发展在于林业。他在《闽东的振兴在“林”》中强调,林业是闽东人民致富的主渠道,是闽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经济不能破坏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一定要综合开发,闽东的社会发展“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的,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换言之,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不能只发展经济而不顾生态效益,忽视矛盾的其他方面,“闽东发展林业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种效益”,“严禁盲目采伐,强化资源管护”“实行综合开发”“在经营效益上,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在一个急需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地区的致富道路上强调综合发展,突出生态建设,无疑展现了极为可贵的前瞻性视野。

  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库+碳库”重要理念,蕴含着致富观与生态文明观辩证统一的深刻内涵,是习近平同志为闽东人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上致富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统一的道路而提出的发展之路,是“精准扶贫”、共同富裕在福建期间孕育与实践的典型表现,也是今天我们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提出并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

  “精准扶贫”的提出及其普遍意义

  精准扶贫重要理念的提出及其丰富和发展是一个过程。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扶贫工作的重心在基层,这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大家心里要有一本账,要做明白人。要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要搞好规划,扬长避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其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同时“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的扶贫策略,就蕴含着精准扶贫重要理念。

  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理念。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其中对“精准扶贫”给予了经典的解释:“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这“六个精准”与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的脱贫措施和经验都有内在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谓他在宁德工作实践的总结与升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扶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了全面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进一步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再一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彰显出精准扶贫方略的普遍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特殊性中蕴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针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普遍性“顽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减贫道路。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对扶贫对象的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化扶持,以“造血式”扶贫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等,消除了绝对贫困,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习近平同志指出,“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精准扶贫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中最具根本性特色的制胜方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铸造出新时代“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成为“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种新展现。精准扶贫不仅决定性解决了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完成了14亿多人口全体迈向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而且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根本性解答这一全球普遍难题提供了中国样本,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中国贡献。“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总之,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工作理念,脚踏实地、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准扶贫、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工作方法,孕育和实践了精准扶贫方略。今天,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精准扶贫方略依然是我们党在共同富裕实践中采取的重要举措,“脱贫攻坚精神”仍然是我们必须秉承的精神动力。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更不是等、靠、要的懒惰式富裕,它需要各地各部门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看到自己的不足与短板,因地制宜地精准扶贫和精准发力。“只要我们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最终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作者系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