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要闻

访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愿为澳中人民相知相亲搭建桥梁

23-08-09 19: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陈世赟

  中新社悉尼8月9日电 题:访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愿为澳中人民相知相亲搭建桥梁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在我和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缘中,我最大的荣誉是2014年9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同年,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的重要演讲中,称赞我‘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搭建起一座桥梁’。”刚从中国访问回来的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近日在悉尼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出生在悉尼的马克林自小深受家庭文化熏陶,厚爱欧洲音乐,但对中国知之甚少。直至1958年他获得奖学金,有机会在堪培拉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自此他便爱上中国的古代山水画、文学和诗词。

  1962年,他被送去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我最佩服的是唐朝,所以我把《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一部分内容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他回忆说:“我在英国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是到北京去教书。从1964年至1966年,我和夫人爱丽丝作为外国专家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英文,我们最大的儿子是在北京友谊医院出生的。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去过中国七十多次了,也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学校教书。”

  问及他对中国的印象,马克林告诉记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包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让他难以忘怀的是20世纪60年代他第一次到中国时的印象,“(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很落后,贫困的人很多,特别是乡下的条件很艰苦”,他感慨道,“可现在的中国已经大不一样,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大家都有手机,交通非常方便,四通八达的高铁遍布全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好多了。”

  谈及他研究的中国课题,马克林说,他喜欢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唐朝和现代历史,对中国的戏曲也很感兴趣,特别是京剧。他说:“我在中国教书的时候就搜集很多戏曲唱片和关于戏曲的书。1966年从中国回到澳大利亚后就研究戏曲,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分析中国戏曲和京剧的发展。”为此,他撰写出版了《中国近代戏剧》《中国戏剧简史》等5本书。

  他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也卓有成果,用英文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代中国的少数民族》等著作。他说,中国少数民族包括他们的表演艺术,像藏戏、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都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部分。“我感觉在西方大部分人不太了解民族这个观点,所以不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很多西方的记者、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有不太公平的态度和偏见。”马克林坦言。

  为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马克林出版了《我看中国》《变化中的中国》《中国少数民族与全球化》等书籍,畅谈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与收获,表明他缘何热爱中国,欣赏中国文化。他因此也获得了2015年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因为我是澳大利亚人,当然很关心澳大利亚跟中国的关系,也写了一些关于澳中关系的书和文章,包括蓝皮书《澳大利亚发展报告》”,他说,“我原来在中国教书的时候,最大的梦想是澳大利亚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学者在澳大利亚的学校学习、教书。1972年我的梦想开始实现,从那个时候起,我们两个国家的关系基本上是越来越好。在澳大利亚,国际学生中人数最多者来自中国。但近两三年以来,澳中关系出现了波折,我非常希望澳中关系走上一条关系密切而互惠互利的友好道路。”(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