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23-08-09 18:19 来源:吉林日报数字报 编辑:李云乐

  原标题: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内涵、精髓要义和时代价值,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指明了方向。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并在实践中更好推动其发展,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多精神力量和智慧支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不断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智慧,明确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等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结合”理论命题的提出从传统文化维度创造性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提供了遵循。

  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结合,其一在于二者价值理念的相通,这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来源于不同的时代境遇、经济和文化场域,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都是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上与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主张具有广泛的相容性、契合性,相容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其二在于二者实践品格的相合,这是“第二个结合”的现实根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哲学,这一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知行合一”等理念,在实践层面内在相通,推动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价值,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提供不竭动力。其三在于二者在推动个人、社会、国家、民族发展上的互补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基础层面认识人与社会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更多强调以提升自我修养作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根本点;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而主要诞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视人伦关系的仁礼统一、社会稳定。两者的差异性更好地促进了两者的互补性,为解决中国问题和全球挑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强调“第二个结合”,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这是“第二个结合”的时代价值、现实意义所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道路自信,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其中的“社会主义”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要始终在中国大地焕发耀眼光彩,必须不断推动其中国化时代化,必须以持续的理论创新推动其向前发展、指导实践。只有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固民族历史伟业之本;只有真正做好“两个结合”,才能更好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更大的历史主动做好“第二个结合”文章。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的贯通、融通。“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是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以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更能与时俱进、应物变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更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更大的历史主动做好“第二个结合”的大文章,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