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江西兴国:席草织就“振兴路”

23-07-25 11:49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编辑:宋芳科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江背镇素有“江南席草之乡”之称,行走在江背的田间地头,漫山遍野皆是郁郁青青、席草根根坚强挺拔。播种、收割、晾晒、挑选、编织……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用小小席草编织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小草也能来生钱哩”

江背镇果源村村民在晾晒席草。陈鹏摄

  江背镇果源村村民在晾晒席草。陈鹏摄

  眼下正值农忙时节,兴国县江背镇寨联村村民钟满姑在自家田里查看“杂草”的长势。

  看似杂草,却不是杂草。“这是席草,以前没人要,现在可是我们村实实在在的宝贝金疙瘩。”钟满姑薅起几根席草查看长势,追人高的席草让她满心欢喜。

  “每家分到手几亩地,肯定是种些茄子、黄瓜来得实在,自己吃不完还能卖。没人想到要种席草,用来打个草席,还要俩人配合,一人管串,一人管压,费时费力不说,工钱都赚不到。”钟满姑说,“但是现在时代变喽,我们家种了几亩席草,每年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杂草也能来生钱哩!”

  钟满姑的经历是近年来江背镇发展的一个缩影。几年前,江背镇还是一个没有主要产业、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村民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虽然不至于挨饿,但是致富遥遥无期。2017年,江背镇决定重点发展席草这一传统特色产业,一举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局面。

  以产业振兴为主抓手,该镇积极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席草种植和精深加工,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大户带动散户,目前共种植席草4000多亩,带动当地村民每户年均稳定增收近3000元。

  “变卖席草为卖草席”

村民在挑拣席草。黄燕玲摄

  村民在挑拣席草。黄燕玲摄

  从前,席草变杂草,无人问津。

  如今,联心草席厂,机声隆隆,草席供不应求。

  2017年下半年,乘着时代的东风,寨联村党支部书记陈胜华成立了永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变卖席草为卖草席。“卖席草利润低,钱都被人赚走了,自己加工才能有更高利润。”陈胜华说。

  追肥、除草、收割,直到工人忙碌地将晒干或者烘干的席草整理后放进制席机里,一张张淡绿的透着草香的草席从机器一侧生产出来,再经过打磨、包边、包装,送往市场售卖。

  占地4000平方米的联心草席厂自从成立之后,隆隆的机器声就没有断过,生产出来的草席也是供不应求。

  “今年又新添4台大型编织机,专门加工更受市场欢迎的高档草席,”联心草席厂负责人陈过房说,“目前一年最多生产1000万的草席,销往福建、广东以及海外。”

  “家家种席草,户户闻机声”,这是江背镇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老话,描述的是过去江背镇人的依靠席草致富的生活景象。

  如今,小小席草再次焕发出新生机、新活力,摇身变草席,畅销国内外,成了当地人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收入来源。

  “做给别人看,不如牵着群众的手来干”

  村民在合作社切割席草。黄燕玲摄

  以永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共联结村民300余户,联结方式主要有入股分红、产品回收 、基地务工和村集体经济折股量化返还等,年户均增收约4000元。

  “忙时种菜,闲时来厂里”,已经成为不少寨联村的村民生活常态,抱起一捆席草,上手一捋,筛掉几根,切平席草,喂进接草器,走线编织,动作娴熟。

  永发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生产线30余条,村民上班按件计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农忙时,合作社给村民行方便、放假期,农闲时打个招呼,就可以再来上班。

  “不耽误照顾家里,还能进厂上班,一年下来能赚个几万块,日子比之前好了不止一星半点。”村民纷纷感叹道。

  “做给别人看,不如牵着群众的手来干。”是陈胜华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深植于行动中的话。

  近几年,永发种植专业合作社还积极和当地政府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到江浙学习考察,扶持龙头经营者开展网络销售,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村务微信群里,农技人员也会随时送上贴心指导。产业升级,技术赋能,江背的席草产业越织越大。

  如今,江背“江南席草之乡”名片越擦越亮,农户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小小席草正编出江背人民的“致富卷”和“幸福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