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四川,再谱华章——文化传承发展的四川例证
锦绣四川,再谱华章——文化传承发展的四川例证(上)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5月底,300余万字的《金沙遗址——祭祀区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报告在考古发掘22年后,再次以详实的材料揭开了古蜀文明都邑性遗址金沙遗址祭祀文化的神秘面纱,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再添实证。
就在此前不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优秀结项。20余位学者耗时13年厘清了蜀学的重要成就和思想体系,摸清了巴蜀文献的家底,梳理出了历代巴蜀学人独具洞见、引领风骚的思想和创新创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同样底蕴深厚,绚丽多彩。近年来,四川不断通过考古发掘、历史研究和古籍的收藏与整理,助力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和巴蜀文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了巴蜀学界的智慧和力量。
考古实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伴随着距今5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明5000年的文明史举世公认。5000多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
在成都宝墩遗址,考古人员发现距今4500年左右,古蜀文明就已经在这里开始孕育;2020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发现了距今约4500年的水稻田遗迹,证实古蜀先民早在当时便已开始食用大米。
成都宝墩遗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广汉三星堆遗址,6座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精美文物再次证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在中国西南便诞生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
在成都金沙遗址,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3500年至2500年,这里作为祭祀中心延续了一千年。
而在成都天府广场,伴随着东华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从战国晚期至明清的文化遗存,证明了成都两千多年来的城址未变。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四川已经用一个个考古成果进行了实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表示。
既通过考古构建了四川历史发展的脉络,同时也实证了巴蜀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中华文明的创新和包容,三星堆是一个生动缩影。唐飞表示,正是古蜀先民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不断吸纳来自中原文明和长江中下游文明,这才有了玉璋、三足陶盉以及青铜尊等外来器物在三星堆的出现,“而三星堆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具有独具特色的创新创造能力。在对外来文化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基础上,三星堆先民创造出了神秘浪漫、高大肃穆的青铜神树、大立人、纵目面具等器物,即使在全世界的青铜文明中也独特而精彩。”
6月1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公布了两件青铜器物跨坑拼对成功的消息。这两件文物分别是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和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器物组成分别来自二号坑、三号坑以及八号坑。
巴蜀文化的创新基因,还体现在了蜀锦织造技艺上。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织机模型,证明了2000多年前四川的蜀锦织造技艺已是全球最顶尖的“黑科技”。
巴蜀文化的包容,同样在蜀锦织造上烙下不朽荣光。唐代益州大行台窦师纶在传统蜀锦织造艺术基础上融合吸收波斯、粟特等纹饰特点,创造了繁盛隆重的“陵阳公样”,风靡全球。
伴随着盐源老龙头墓地考古工作的开展,我们得以了解早在商代晚期到西汉,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及欧亚草原青铜文化便开始交流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而明末江口战场遗址、宋元山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对于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阐释
在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推进文化复兴,离不开历史的滋养。在考古实证5000年文明史之外,四川不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表明四川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并最终从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舒大刚看来,“梳理这些古人的智慧结晶,我们可以看到巴蜀先贤以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兼容并包、集杂成纯、敢为人先、勇于创造,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制度文明和文化成果。加强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将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寻根溯源提供新的方向。”
受访者供图
历史上的巴蜀文化,生动印证了中华文明连续、创新、统一、包容、和平的五大特质。
“统一性与和平性在巴蜀文化中表现十分明显。” 舒大刚说,“巴蜀在三皇五帝时就创立了阴阳五行等后来成为全国共同意识的观念;大禹成九州共主,天下从此一统;中国首部易经《连山》出自巴蜀地区,它从哲学的角度为中华民族树立了共同的文化观和天下观。”
从古至今,各民族在巴蜀地区也和平相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众多,史学家蒙文通考证西汉以前在此生存的民族多达上百个,其中巴与蜀作为“戎狄之长”,却和周边地区相处友好。穿过西南的崇山峻岭,从蜀地出发的南方丝绸之路一路蜿蜒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印度等地,成为古蜀先民即使群山环绕也要走出盆地的见证。
回望历史,我们还可以清楚看到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始于巴蜀。佛教第一部雕版印刷的丛书《开宝藏》率先完成于成都,旁证唐宋时期四川雕版印刷的发达;儒家“十三经”的第一次结集《蜀石经》刻于成都,证明“蜀学冠天下”;川人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号称“方志鼻祖”;第一部妇科著作来自巴蜀……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供图
近年来,伴随着四川9座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四川加快构建弘扬中国精神、体现四川特色的研究阐发体系,成果有目共睹。《天回医简》的整理出版,再展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达22卷的《巴蜀文化通史》是国内第一套全面研究巴蜀文化的通史性学术专著,填补了巴蜀文化研究的空白……初步统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术研究著作已有100余部(种)。这些工程的推进和结果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我们国家在历史上创造过很多奇迹,未来国人同样有能力有智慧续写辉煌。
盛世修文
让古籍文献延续中华文脉
文献是文化的载体。五千年中华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它们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积淀着华夏儿女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在国家版本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要“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古代典籍卷帙浩繁的四川,以不同方式延续着中华文脉。
2021年7月,四川省图书馆馆长王龙在全省图书馆长会上公布了四川古籍普查数据,“四川已普查发现汉文古籍23万余部、187万余册,有246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数量位列全国第五,西部第一。”
典籍闪耀光芒,镌刻巴蜀华章。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建立珍贵古籍档案、一二级破损古籍本体抢救性修复等推动古籍保护管理和利用措施相继出炉。
古籍的安全有了保障。对标《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四川古籍收藏单位全面改善古籍保护条件,全面建成达标书库,重点古籍全面实行专库(柜、架)、专项、专人管理。
珍贵古籍有档可查。全省共计13家单位的246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73种古籍入选《四川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今年6月,第二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也已启动。
伴随着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西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等机构的成立,古籍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速。历经数百上千年时光的脆弱古籍得到了悉心呵护。
王龙介绍,为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四川在古籍修复基础上已完成再造善本数十种,解决了古籍“藏”与“用”之间的矛盾。如今,四川已完成再造宋刻本《茶经》、宋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明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明嘉靖刻本《华阳国志》等国家珍贵古籍以及一批特色古籍。而通过各古籍收藏单位的晒书、修复体验等活动,越来越多的公众在典籍中感受到了古籍的魅力。
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跨越时空,为今天的人们提供着精神滋养和前行动力。
锦绣四川,再谱华章——文化传承发展的四川例证(下)
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受访者供图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近期四川文艺界和文化领域的关键词。
央视推出5集纪录片《寻古中国·古蜀记》,引发观众持续热议。通过新亮相文物和新研究成果,带领观众感受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6月30日至7月2日,川剧大幕戏《白蛇传》《和亲记》以及折子戏专场,在香江之畔隆重上演。独具魅力的川剧艺术,正在走出四川,走进更多人心中。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文艺创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传播推广,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四川不断取得创造新转化、创新性发展。
守正创新
文化创造文化自信彼此增益
《宋元以来苏学文献大系》《三苏文化普及丛书》《叶嘉莹论苏轼词》《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6月8日,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亮相眉山东坡书院。墨香四溢的19种、416册图书,从不同角度满足读者需求。
时钟拨回到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来到三苏祠,十分感慨地表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别开生面地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让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彼此增益。
一年多来,三苏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不断:话剧《苏东坡》提档升级,开启2023年全国巡演;创意视频《唤鱼清歌》正式开拍,融入舞蹈、音乐、美术、诗词、戏剧等元素;川剧《苏东坡》、音乐剧《苏东坡》、舞剧《东坡》、川剧戏歌《记梦》……形式多样,备受瞩目。
话剧《苏东坡》剧照
纵观四川历史与当下,古蜀文明独具魅力,巴蜀文化丰富多样,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红色文化基因深厚。我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为四川文化的一朵奇葩,川剧是中华戏曲的重要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我省公布第二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名单,工作室数量累计达到17个;安排23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与重庆推进川剧保护传承协同立法,助推川剧振兴发展,擦亮川剧文化名片……
文艺工作者从舞台“走出去”,走到接地气的生活中去,打开创新发展的格局和思路。
川剧《草鞋县令》剧照
“从巴蜀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创作了一批弘扬时代正气、彰显中国风格、讴歌四川发展成就的精品力作。”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川剧《草鞋县令》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四川扬琴《蜀道》获第十九届群星奖,全年入选国家级展演及重要活动、获国家级奖项共102项。
勇立潮头
让优质文化资源“吸睛”更“吸金”
2022年实现营收4797.3亿元,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八位,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和总体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和西部第一……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九届文博会上,一串数字在四川展区相继点亮,记录下文化川军的“高光时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文化川军自信“弄潮”,正源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自贡彩灯是传承传统民俗与现代彩灯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自贡乃至我省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今年一季度,自贡在美国、法国、爱尔兰、智利等10个国家开展境外彩灯项目35个,实现文化出口1470万美元,同比增长42.75%。
自贡灯会现场
今年,“彩灯艺术设计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彩灯艺术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完成前期准备,力争年底前完成编制;《自贡彩灯行业自律公约》等正式发布或初步编制,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睛”更“吸金”,我省实招频出:创办天府文创大赛,打响“四川造”系列文创品牌;推出面向全省的“文产贷”给文化企业注入金融活力,单户企业每年累计贷款额最高1000万元,还能享受贷款贴息等多种补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创意产业联盟发挥上千家成员单位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打通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管理等全产业链助推品牌培育……
种种务实和创新举措,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厚植土壤,筑巢引凤。
第十九届文博会期间,四川文化产业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行,15个项目引来“双向奔赴”。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对四川民族文化等印象深刻:“这次合作‘接四川地气’,同时发挥我们的传播优势,共同提升巴蜀优质文化资源的国际影响力。”
焕彩呈现
高品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最后冲刺!在赶工中找寻质感,希望尽可能完美呈现。”成都某设计品牌创始人张灿,最近正带领团队抓紧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部施工。
7月底,这座备受瞩目的公共文化场馆,将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当日正式开放。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效果图
建筑设计暗藏匠心,展览展示也将精彩纷呈。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新馆基本陈列将强化且紧扣“古城古国古蜀文化”展开,除原有精品文物外,还将系统陈列展示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重大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
四川博物院的“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大展、成都市美术馆的“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不断上新的文化艺术大展,四川观众“挑花了眼”。不仅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大展全新启幕或持续展出,绝大多数还免费开放。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大展现场
走进公共文化空间,换一种“打开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不仅得以丰富、放大,还借由惠民举措发挥“以文化人”之效。全民参与文化传承创新,正在成为现实。
“这些展览具有很高档次,一级文物占有很大比重,对公众和学界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文化的享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感叹道。
文化传播推广,同样搭上了创新的快车道,媒体融合发展时代,“线上”与“线下”齐头并进。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高品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成都市文化馆推出“那时的蓉漂”系列短视频,聚焦对成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包括“科教兴国”的典范文翁、“纸币之父”张咏、奠定成都千年城市格局的高骈等。“他们没有出生在成都,却因为各种原因汇聚于此。”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将以此挖掘成都人文历史,加深人们对成都、对四川的了解和热爱。
- 2023-07-22采访札记:将宝贵的“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
- 2023-07-22暑期消费新观察 | 畅“游”,这场文旅体验尽览新风景
- 2023-07-22发送集装箱货物2420标箱 中欧(亚)班列开行车次大幅增长
- 2023-07-22望长江|上海:由“钢”到“港” 向海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