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第一缕曙光为何照亮5000年前的营盘山
古蜀文明第一缕曙光为何照亮5000年前的营盘山
李月荷
近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四川。古蜀文化、古蜀文明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探寻古蜀之源,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特性,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从李白的诗句中,我们可对古蜀先民管窥一二。在蚕丛村村民口口相传的讲述中,蚕丛氏长着一双纵目,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千里眼”,他的眼睛和耳朵都能通神。为了生活,他带着人们养蚕采丝。
在叠溪镇岷山石室中,考古学者发现了5000年前蚕丛氏生活的痕迹。在营盘山遗址的考古发现中,甚至可以看到古蜀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发掘的9座人祭坑中,考古学者通过对人头骨的测量,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实物化复原以及对他们饮食的考证,最终发现古蜀先民和古西北类型的先祖模样极为相似。
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古研究和发现,古蜀先民究竟从哪里来,最开始到底生活在哪里,便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古蜀先民一部分来自5000多年前的古西北马家窑文化人群,一部分来自川西高原的原住民。他们在一次次迁徙和一次次融合中,在营盘山和桂圆桥遗址留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为我们解密古蜀之源,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印记。
在茂县营盘山遗址,出土了一尊5000年前的陶塑人面像。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更是一件艺术珍品。它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头形彩陶瓶颇为相似。考古学者为探索古蜀文明的奥秘,将营盘山出土的彩陶与马家窑彩陶文化进行比对研究,探究出营盘山文化的来源。
5000年前的岷江上游,古蜀先民和迁徙过来的古西北先民放下戒备,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互助合作,共同创造了内涵丰富的营盘山文化。
古蜀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营盘山照亮四季和群山。先民的饮食文化、器物文化、农耕文化和狩猎文化,在这里得到全面展示。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发展,到如今的新时代,巴蜀文化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营盘山遗址的发现和实证,让后人探究古蜀文明的文化起源有了依据和方向。通过对古蜀文明之源的研究,我们了解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强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对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考古学者为寻觅古蜀先民的迁徙路线,在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找出更确实的理论根据,循着先民的遗迹,徒步跋涉8天,翻越龙门山脉,追寻古蜀先民的生活原貌。在茂县蚕陵重镇有一个蚕丛村,至今仍保留着古蜀先民的一些生活气息。在口口相传中,优秀的蚕丛文化被继承下来,并得以发扬光大。在这个村落里,古蜀文明渐渐发展成现代文明,并汇入时代大潮中,与新时代同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发展史,把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解密古蜀之源,寻找古蜀文化之根,就是其中的具体行动之一。今天,城市文化发展迅速,更需要对蜀地文化追根溯源。探索古蜀文明的起源,不仅能增强民族和地域认同感,更能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寻根古蜀,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既是时代的需求,更是文化对时代的回应。
- 2023-07-21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
- 2023-07-21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 2023-07-21【文化评析】让数字赋能传统,让文化把握技术
- 2023-07-21【光明时评】这是一片厚植创新基因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