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光明论坛】中华文明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基础

23-06-07 11:3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赵满同

  【光明论坛】

  作者:王学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史教研部教授)

  中华民族在新的起点上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皆需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特质、形态与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念兹在兹。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五个层面提炼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强调党“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华文明整体理念的最新总结,彰显百年大党高度的文明意识与文化自觉,体现了中华民族主动认知自身、解释自身且定义自身的能力。这同时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创新与建构已逐渐达到新的境界。

  五千多年文明滋养百年大党成长,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所蕴含的诸多宝贵元素,内在聚合成理念体系,保证文明绵延五千多年不曾断裂、屡经冲击嬗变不脱底色、固本培元又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且崇尚和平。具体来说,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趋向。所谓文明,是指某一特定的人类集群,或指该人群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样态。日积月累,其规模渐大,人口渐多,精神成果渐丰,渐呈蔚为大观之势。申言之,文明也近似一种生命体,其衡量尺度往往以千年计。较之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之兴衰起灭,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作为生命体,中华民族的人类遗传基因与国家文化基因两方面一直保留完整、延续不断。于此漫长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因此,连续性亦内生为中华民族习以为常的历史意识,无此“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考察文明之延续,切忌只观其不变,而忽略其变。往往动态的变迁正是文明的活力所在。中华文明正是凭借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的强大气魄,才能不断突破“山重水复”,屡屡迎来“柳暗花明”,从而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文明大树由之可久可大、根深叶茂。因此,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无畏品格,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信念。文明的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体量及疆域面积。中华民族为了获取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间,时刻要与大自然进行不懈交锋,势必进行必要的社会力量和政治组织的整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每位成员具备了极其强烈的共同体意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恢宏格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流动不居、海纳百川,于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是一种乐于且善于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开放体系,形塑了极为恢宏的文明格局。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无时无刻不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丰富了自身,也馈赠与他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和平性是中华民族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生命体,不同文明间倘若发生隔阂、制造冲突、自认优越,终致两败俱伤、惨淡收场。中华文明自古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凭借其崇尚和平的本质属性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新时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等系列理念主张的根源所在。

  要之,绵延不绝源于创新不已,达致中和且包容万象,故孕育出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之和平气象。中华文明的五方面突出特性相辅相成,实为一体,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深厚基础。“第二个结合”即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而形成的理论结晶。放眼未来,我们应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探寻高度契合性作为聚焦点,将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创生点,将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作为立足点,将经由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而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作为着力点,将巩固文化主体性作为关键点,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将“第二个结合”这篇大文章做好,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而建设出光耀世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7日 03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