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探班过跨国班列吗?
无论晴雨,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有条不紊地繁忙运作。伴随着响亮鸣笛声,一列列火车缓缓驶入驶出。以此为枢纽,“当代驼队”中欧班列日夜兼程,穿梭在亚欧大陆上。无论波兰边境小镇马拉舍维奇还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都是中欧班列的“终点站”和“中转站”。请看新华社记者的“探班记”——
霍尔果斯在蒙古语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古为丝绸之路要冲,今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窗口”。十年来,霍尔果斯的发展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中欧班列的成长折射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旺盛活力。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驼峰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高大的龙门吊稳稳抓起集装箱,如搭积木一般有序摆放。阵雨突来,霍尔果斯站货运车间货装值班员海米提·吐尔汗继续组织龙门吊进行换装作业。
“现在货物换装很繁忙,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作业时间。”他说。5月以来,他明显感到中欧班列的频次在增加。

在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换装场内在进行班列换装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正是那一年,海米提来到距家乡伊宁市不远的霍尔果斯站工作。他先后担任过铁路货运员、货运值班员、生产调度,目前带领十几个人的班组负责进出境货物的装卸工作。
他向记者解释,中国铁路采用国际标准轨,哈萨克斯坦铁路采用宽轨,因此载满货物的班列需要进行换装作业。
7条换装线、每条换装线长度850米,即便有时以小电车代步,他每天徒步巡查也经常在4万步以上。“这个岗位很平凡,但能亲眼见证这条钢铁大动脉越来越繁荣,看到这些班列载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驶向成都、西安、义乌等城市,我感到很自豪。”他说。

在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海米提·吐尔汗在徒步巡查。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中欧班列载货量大、运输时效快、周期稳定,为企业节约了运输成本。尤其近两年,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口岸系统实时查询班列信息,办理通关手续更方便快捷,许多客户已将中欧班列运输列为首选物流方案。”新疆中联海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霍尔果斯分公司业务主管郭春雷介绍,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代理的中欧班列有140余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
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运送货物60.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7%、32%。

在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换装场内在进行班列换装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波兰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国家的一个重要门户。2016年,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仪式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中欧班列从此成为“钢铁驼队”的统一名称。
近年来,波兰边境小镇马拉舍维奇成为中欧班列重要的过境点和集散地。来自中国的日用百货、电器服装从这里发往西欧、中东欧和俄罗斯,波兰等沿线国家的特产也由此出口到中国。

这是2021年9月29日在波兰马拉舍维奇拍摄的中欧班列集装箱。新华社记者 张章 摄
“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很好,特别是中欧班列项目,开行数量一直在增加。”波中商务联合会副主席亚采克·博切克说。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是“义新欧”中欧班列的目的地之一。经过在霍尔果斯中转,日用百货、电器等中国商品由浙江义乌始发而来,西班牙红酒、橄榄油等沿线国家产品热销中国。

3月9日,中欧班列“中西建交纪念号”从西班牙马德里开出。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3月9日适逢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以“中西建交纪念号”特别命名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分别从马德里和义乌出发,相向而行。用西班牙工业、贸易与旅游部副秘书长巴勃罗·加尔德的话说,这趟列车是两国关系良好发展的象征,证明了“距离对于两个友好国家来说不是障碍”。
万里联通,鸣笛声声,不同地域、不同轨距的铁路串联起一条国际大通道,“当代驼队”继续绘制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的新画卷。
上期回顾:

策划:倪四义 李自良
监制:冯俊扬 邓玉山
统筹:闫珺岩 徐海静 曹志恒
执行:赵戈 孙浩
记者:赵戈 王科文 王菲 郝昭 张章 孟鼎博 邱静(报道员)黄婷婷(报道员)
视频:王沛 郝昭
编辑:孙浩 何军 张代蕾 王玉珏 梁尚刚 陈玉芬
新华社国际部 新疆分社联合制作
- 2023-06-03新华社记者说 | 这里的乡村有文艺范儿!来看“洋记者”的旅行笔记
- 2023-06-03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全球最大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锐财经)
- 2023-06-03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 辽宁大连:海湾名城 振兴潮涌
- 2023-06-03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 大连石河村:解锁乡村振兴的“东沟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