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记录·传承·创新——新疆非遗中的青春之力

23-05-25 21:21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李国鹏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5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记录·传承·创新——新疆非遗中的青春之力》的报道。

铺着红毯的榻榻米上,唢呐曲调高昂,纳格拉鼓点清脆,演奏者随着节拍摇摆身姿,“80后”王江江和他的非遗记录团队神情专注地记录每一个音符和画面;弓箭博物馆射箭场上,“90后”赵虎熟练搭弓、瞄准、放箭,箭羽脱弦而出正中靶心,而他手中弓箭正是自己的非遗作品;新疆博物馆文创部办公室里,“80后”关懿与崔洋翻动手中的文物资料,思考着、讨论着,努力为二十四节气的非遗创意海报敲定创作方向……

当年轻面孔遇上古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记录、学习传承以及再创作,就擦出了不一样的花火。饱经岁月沉淀的非遗,经青年人之手,逐渐走向轻盈灵动,不再被束之高阁,而成为流行于当代生活的时尚。

“我想把木卡姆艺术留住”

中华传统文化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集歌、舞、乐于一体,2005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特的唱词曲调及表演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保护传承中,王江江就是其中一位。

王江江,38岁,曾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后到意大利留学,主修歌剧表演和作曲。2009年在回国采风途中,他观看了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被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吸引,决定要去新疆。

“第一次听就被这种慷慨激扬的音乐震撼到了,音乐的多变、表演者内心的激情与欢愉,让我着迷。”

2010年7月,带着对木卡姆艺术的好奇和对新疆的憧憬,王江江以志愿者身份来到新疆若羌县。他以音乐为引,结识了很多维吾尔族朋友,一起创作演出、谈天说地。也是在这里,他基本掌握了维吾尔语,为日后深入了解木卡姆艺术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江江逐渐发现,关于木卡姆艺术的影像记录大都是群像,几乎没有个体故事。“木卡姆艺术没有音符乐谱,属于‘口传心授、人在乐在’,鲜有人能唱出它的所有选段,因此,我想通过影像、图片和声音把它‘留住’。”

2010年,自治区人大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木卡姆艺术抢救、保护、研究等活动。

2017年,王江江凭借多年积累,带着设备来到莎车县,开始对传承人个体做数字化资料记录,半年时间完成了对318位民间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当时只有一名大学生跟我一起,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记录团队,还创建了工作室。”

2020年,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下,王江江与团队开始对木卡姆艺术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再记录,目前已记录完成十二木卡姆12部、吐鲁番木卡姆12部、哈密木卡姆12部、刀郎木卡姆9部和传承人口述人物志77部。

循着木卡姆的声音,王江江和团队足迹遍布天山南北300多个村镇。通过走访记录,目前已基本形成木卡姆艺术的“简历”,涵盖群体及个人影像、图片、声音以及代表性传承人传记等。

“除了木卡姆艺术,我们还会记录新疆非遗中其他音乐舞蹈形式。”王江江及团队已记录整理了2000多名非遗传承人的资料,涉及“新疆曲子”“维吾尔族赛乃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花儿(新疆花儿)”“蒙古族长调民歌”等。

王江江认为,记录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为原创音乐人提供更多灵感,也能为后人研究和传播文化艺术提供资料。

“希望将来有更多人体验弓箭技艺”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素有“中国箭乡”美誉,2008年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27岁的锡伯族小伙赵虎回到家乡,接手父亲赵玉书的技艺,成为弓箭制作的手艺人。

“选择做弓箭是因为自己喜欢,而且我爸有这个手艺,自己学起来有优势,如果不做也是一种浪费嘛。”赵虎笑着说。

赵虎想把父亲的技艺变成自己的本事,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锡伯族传统弓箭外形看起来简单,但制作工序却很复杂,从选材、切割、打磨、胶合,再到定型、上漆、测试,一把好弓的“诞生”,需要用到几十种专业工具,对十多种材料进行纯手工打造,数十个环节下来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

“以眼为尺,以手为度,传统技艺靠的就是匠人的经验和手艺,没有捷径,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一点点积累。”因为热爱,赵虎面对各种材料、各种工艺难题,十分有耐心,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

制作一把传统弓需要多长时间?“过去受天气、材料、制弓器具影响,制作一把弓至少需一年时间,现在器械和工具先进多了,原材料加工几乎不受时间限制,极大缩短了制作周期。”

经过几年磨炼,赵虎的手艺日趋娴熟,能够熟练制作玻片弓(工艺品)、层压木弓及独立设计弓袋,他还为自己设计的“八旗弓袋”申请了专利。“但即使到现在,有时候我做三把弓才能成功一把。如果玻璃钢带夹压木制弓身进了空气,那么一拉弓这两类材料就会分离,相当于失败了,无法通过测试环节。”

2021年初,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位于锡伯古城内的察县弓箭博物馆经立项后交由赵虎管理。他和团队成员除了担任博物馆讲解员、管理小型射箭场,还在博物馆内成立了手工制作传统弓的工作室,针对中小学生开办制弓非遗研学课堂。

赵虎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古城的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射箭场指导研学班学生射箭(2022年4月30日摄)。受访者供图

“一堂制弓非遗研学课45分钟左右,小朋友可以在我们的指导下组装拼接半成品,制作一把完整的弓,完成后可以去训练场试射。”赵虎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体验这项非遗技艺,他本人也在申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级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察县为加强非遗保护教育,会对个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鼓励传承人成立非遗工作坊、开展传习活动。“县政府在博物馆为赵虎的工作室提供场地,让他来制作、表演、展示弓箭,让游客充分体验锡伯族文化。”县文联副主席高俊涛说。

“这大概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浪漫吧”

搭上文创、直播“快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上频频“出圈”。2023年第六届金灯奖现场,由新疆两家文创团队合作的二十四节气系列文物海报获“新媒体营销奖”,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经中国青年之手,被注入新的生机。

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启发,新疆博物馆与鲸生万物创作团队将“二十四节气”与馆藏文物结合设计了系列海报,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迅速“出圈”,朋友圈节气打卡也有了新意。

鲸生万物创作团队的30名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8岁。新疆博物馆文创团队12人,几乎都是“90后”。秉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翻阅大量资料,在历史中寻求非遗文创灵感。

“传统文化再创作不是毫无事实根据的创作,很多时候是跟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再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鲸生万物创始人崔洋介绍,团队在海报设计之初也遇到很多瓶颈,古今有别,挖掘文物与节气关联需要一点点抽丝剥茧,“每当无解时,大家就会泡在博物馆里对着文物沉思。”

二十四节气海报选用传统中国色彩进行绘制,每一张上面都有与之相关联的文物以及时令动植物,“当然还有设计师的小心思,比如隐藏的小仙女,寓意东方智慧之美。”崔洋说。

新疆博物馆文创部负责人关懿说:“我们主要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文物解读工作,尽可能寻找和推荐与节气关联度高的文物,去还原当时人们生活中关于时间的记忆,这大概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浪漫吧。”

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累计投入非遗保护补助资金超4.35亿元。目前,新疆已建成120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6个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和10个其他类型非遗传承中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