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 | 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
“文以载道,以用为贵。”调查研究的目的重在运用,关键在解决问题。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就是调查研究成果转化运用的典范。只有真正实现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切实有效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才能发挥调查研究以研资政、以研辅政的作用,让调研成果更好地指导工作、解决难题、推动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调研成果转化运用?重点在于要把握一个“真”字。
要“真”调查,走进群众听“真言”。能够听到真话、实话、心里话,是调研的最高境界,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调研者首先要做足功课,对自己调研的目的和意图做到心中有数,能站在基层和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了解基层和群众的真实需求。其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精神,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听民情、察民意、汇民智。最重要的是要以心换心,学会与调研对象聊家常、“套近乎”,在共鸣中共振、在共识中共情,只有“谈得来”才能“谈得开”。
要“真”研究,聚焦问题求“真相”。事物最真实的样子有时是看不清、看不明,或看不全、看不到的,这时候就需要注重调研的态度和方法。一方面,要学会“扑下身子”去研究,如果只是“端着架子”,只会“到此一游”,那只能看到浅层的、表面的、不痛不痒的问题,必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另一方面,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一域观全局,通过调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认真分析查找原因,这样就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真正不看“热闹”看“门道”了。
要“真”转化,充分论证见“真功”。调研成果转化前的论证,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更是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的关键。论证要注重真正解决问题,始终拿好“显微镜”,精准锁定目标,找准调研靶向,在“真发现问题”上用心思,在“发现真问题”上用气力,提升调研的针对性、有效性,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重获得真知灼见,要以刨根问底、追根溯源的态度,切实把对策“提实”,切实形成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切不可出现“广而不深、博而不精、杂乱无章”的现象。
要“真”运用,完善机制出“真效”。调查研究应该加强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只有通过督导考评,才能避免调研成果转化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创新制度机制等方式,将做法经验化、探索系统化、措施制度化,实现“调、研、用”良性循环。对于经过充分论证、较为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工作思路和攻坚克难的发展举措,对于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持续深入开展研究讨论,切实写好“后半篇文章”。(作者:吴常乐)
- 2023-05-24人民财评:以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2023-05-24央广财评|敞开大门合作共赢 持续打造外商投资热土
- 2023-05-24求是网评论员:锤炼品格强化忠诚
- 2023-05-24求是网评论员:践行宗旨为民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