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观察丨“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过‘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的诗句。今天我们在西安相聚,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引用这句古诗,生动阐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和光明前景。
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今天,“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照进现实。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从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出发,擘画中国中亚合作新蓝图,展现双方互利共赢、命运与共的广阔前景。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本届峰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和中亚各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的坚定决心。
——关键当口、意义重大
此时“复携手”尤为重要。
广泛的现实需求——来自世界、来自中亚、来自中国。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
作为和平正义力量的代表,中国和中亚国家相互理解,携手前行,必将为纷繁复杂、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稳定因素。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年间,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亚地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地、互联互通的标杆地。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实施一系列合作项目,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此时更紧密携手,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推进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亚各国互联互通和非传统安全合作,增进民心相通,推动文明互鉴,从而进一步推动各国发展。

△峰会现场的六国国旗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秉持和平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愿同中亚国家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为合作创造更多机遇,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在中亚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观点很具代表性,“我们都从与中国的关系中受益。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促进这种合作。”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深化中国—中亚合作,是我们这代领导人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世界大势,符合人民期盼。”
——真诚互信、平等互利重千金
5月19日,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就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
就如何将中国—中亚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习近平主席提出“八点建议”——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
无论是“四个坚持”还是“八点建议”,核心要义都是尊重彼此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

△载有土库曼斯坦甘草中药材原料的中欧班列回程列车抵达西安国际港站(2022年8月31日摄)。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的两封信,同样彰显中国和中亚五国相互尊重、携手同行的理念。
2月,习近平主席向“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愿同中亚国家共享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和先进技术,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时隔3个月,在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时,习近平主席希望同学们积极投身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事业,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中亚故事,当好友谊使者和合作桥梁,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建交以来,中国在政治上对中亚国家平等相待,充分理解中亚国家的合理关切,切实照顾中亚国家的感受和需要,赢得中亚国家的广泛尊重。
在某些西方学者眼中,中亚国家曾“令人失望地”“错失”了走向西方式“民主化”的机会。但真正令中亚国家失望的,其实是个别西方国家出于私利“乱开药方”,让不少后发国家陷入经济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局。
一位哈萨克斯坦知名学者认为,“一带一路”给中亚带来的不仅是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工业园和各类合作项目、中欧班列过境创造的物流机遇,更重要的是给中亚地区带来了中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思维理念。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内,来自中国天津的老师向学生讲解测绘仪器使用方法(2023年4月12日摄)。
——携手并肩,方能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建交31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有这样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超过70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截至2022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6.5万列,其中近80%途经中亚;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务实合作提供融资支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双方友好省州市达到62对……
从经贸合作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减贫到生态保护,中国充分尊重中亚各国自主追求现代化道路,以最大诚意与中亚各国分享发展经验。
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许多实打实的举措,将为中国和中亚五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向世界证明: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长安复携手,丝路启新程。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光明未来,中国和中亚五国决心携手并肩,共迎挑战,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2023-05-22学习时节 | 跟随总书记的足迹,守护生物多样性
- 2023-05-22苍穹巨灵·云南篇
- 2023-05-22划建自然保护地、人工建巢引鸟安家……保护生物多样性各地这样做
- 2023-05-22从南到北的“丰”景 让这张地图沉甸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