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夯实粮食丰收基础(人民时评)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立夏后万物蓬勃生长,一幅幅“科技农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中原粮仓,无人机飞过大田,“一喷三防”作业忙,麦苗茁壮生长;赣南大地,高速插秧机来回穿梭,稻田一片新绿;东北黑土地,“田保姆”推广保护性耕作、北斗导航作业,豆种入土扎根……新农机驰骋、新品种落地、新农艺见效,农业生产一线激荡新动能,让大国粮仓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坚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不久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绿色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当前,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去年,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夏粮丰收有了扎实基础,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底气更足。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求“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应该看到,这些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14亿多人吃饱吃好。现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端牢饭碗还面临不少压力,提升粮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实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提高。
农业科技可以运用到粮食生产的各环节,提升播种效率、产业韧性和竞争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新建4500万亩和改造提升3500万亩年度任务,必须补上土壤改良、田间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要以破解“一大一小”农机装备卡点难点为重点,加紧研发平原地区适用的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要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让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并加快推广使用,能够为农民增收拓展新路径,主要体现为“节本”和“增效”两个方面。从节本来看,农业机械化生产不断普及,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从增效来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极大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带动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能获利、多得利,将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坚实基础。
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把丰收的基础转化为丰收的果实,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分环节挖掘增产潜力,分主体调动种粮积极性,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赋能作用,必能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赢得粮食安全的战略主动。
- 2023-05-19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话说新农村)
- 2023-05-19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人民观点)——身边变化看生态②
- 2023-05-19引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中国式民主
- 2023-05-19新华时评丨感悟美好中国,踏上幸福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