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原标题:因地制宜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整地起垄质量高,农用机械不可少”。眼下正值农忙时节,穿梭于田间的大小型机械不仅为农民省了力,还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研发力度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农业机械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率低、农业机械化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要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和补贴政策,有效调动农业组织和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机管理、推广体系,为乡镇配备专业的农机推广人员。在实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的同时,各地还需因地制宜,对地方特色机具实施补贴,并将补贴范围延伸到作业阶段,充分发挥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将补贴补在农业生产真正需要的环节,实现耕种收各环节的补贴分摊。特别是在制种产业的全程自动化,以及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的播种、收获等环节,可根据地块条件,采用大型播种机进行直播,实现精良播种,为后期田间管理、增产收获打好基础,从而有效调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优化当地农机装备结构,提升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规范引进新机具,探索农机服务新模式。农机具的推陈出新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在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时,要加大新机具引进示范及推广力度。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等流程,确保新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在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加工等不同阶段,引进推广实用新型农机具,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各环节。同时,积极探索农机服务新模式,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服务平台,推动农机社会化有偿服务作业由盲目流动向合同约定方向转变,由只提供收获服务向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
加快小型农机具研发,加大农机手精细化作业培训。我国西部地区耕地零散、不平整,加之标准化生产还未普及,一些大型机械不适用于某些农业生产环节。因此,要根据实际需求,研发真正适用于特色产业及传统产业发展环节的小农机具,加快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进程。此外,农机手的操作水平也是制约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因素之一。各地在现行开展的农机手持证上岗培训基础上,应加大力度开展农机手精细化操作技能培训,通过等级评定等方式,培养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农机操作人才。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 梅)
- 2023-05-02新业态释放消费潜力
- 2023-05-02“五一”假期已发送约1.6亿人次
- 2023-05-02山东:坚守岗位迎来客
- 2023-05-02内蒙古包头市:专家服务下基层 真情帮扶暖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