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让坚强者不孤单(民生观)

23-04-26 14: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编辑:赵志富

  让温暖在人们之间涌动回旋,让坚强者不孤单,让爱心能循环

  

  近日,女孩彭小桐的故事牵动着万千网友的心:面对家庭的变故,她依然坚强努力,成功考上了研究生。她的经历流传开后,录取她的吉林外国语大学迅速回应,“要对该生负责到底,免除学费,提供奖助学金等帮扶政策”,并委派教师跨越3000公里,从吉林来到她的家乡,将温暖与关怀带到彭小桐与家人身边。

  这件事情让万千网友共情,最打动人心之处可能有两点:一是彭小桐身上传递出来的青年一代的风貌,遇到困难尽管也流泪,但是不屈服,擦干眼泪继续前行;二是从学校到社会各界传递出暖暖的爱心,以真诚相帮,让身处困境的女孩感受到温暖与关爱,同时,也让每个人感受到社会的美好。

  漫漫人生路,遇到困难是常态。太多的实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坚强成就生命高度。但同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再坚强的人,也需要从社会和他人身上得到温暖与爱心,汲取前行力量。碰到身处困境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伸出援手,让坚强者不孤单,让心灵得到安慰。这样,才能爱出爱返,生生不息。

  笔者在采访中,常遇到这样令人感动的事。记得有一次采访残疾人小鲁,他在23岁时,因高压电击失去双腿,痛苦中,他有点撑不下去。在医生从身到心的精心照护下,他“最终决定与不公的命运和平共处”。走出来后,他觉得,经历过这种痛苦,使他能更好地抚慰同样遭遇者的内心。出院后,他加入志愿者群体,10年间,帮助许多患者走出阴霾。还有一次是在吉林省农安县的一个村小采访,校长是位80后,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返村了。他说,小时候家里困难,是乡亲们托举着他成了才,上了大学,如今要把爱传递给家乡更多的孩子们。

  社会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既温暖着彭小桐们,也同时温暖着我们每个人。让温暖在人们之间涌动回旋,让坚强者不孤单,让爱心能循环。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6日 13 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