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春耕生产 提升农业质效(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化肥的生产、分销与使用,关系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益。今年以来,云南化肥企业生产忙碌,全力保障化肥产品稳定供应。通过研发新型专业化肥,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延伸服务链条,当地化肥产业上下游企业不断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在这个片区,尿素有多少销多少!”春耕热火朝天,肥料销售也紧随其后。挂断经销商电话,还得赶紧下田,云南省昆明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市场销售代表罗恒忙得团团转。立足传统化肥销售,提高新品类肥料占比,推广先进施肥技术手段……罗恒的忙碌是云南化肥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到粮食安全,小到居民餐桌,小小一捧肥料,里头门道不少。作为粮食的“粮食”,化肥的生产、分销与使用,直接关系农业生产与农民收益。当前,化肥这一云南的重要产业迎来忙碌的生产期。
找准客户需求
新老产品畅销
正当农时保春耕,买什么肥料成了农户的头等大事。干净宽敞的铺面内,一袋袋不同颜色包装的化肥摞成小山一般,时不时有农户拉着罗恒咨询。“小农户大田作业使用的传统肥料,轻易不换品牌。”罗恒说,自己销售的云天化集团所生产的肥料,在云南有一批忠实的老客户。
偶有闲暇,罗恒则会“跑田”,推广化肥新产品。“一个个棚挨个跑,虽然很辛苦,却很有效果。”讲起“跑田”,罗恒滔滔不绝:干农活辛苦,农户见到有人能陪着聊天,一般不会反感;聊作物品种价格、谈肥料使用情况,很快便能知晓农户会不会成为自己的潜在客户。“把肥讲透了、用对了,才谈得上有市场、有销量。”
年年都卖化肥,为什么今年的销售如此乐观?“找准客户需求,补齐产品缺位。”罗恒说,新产品推广得瞄准目标客户,为客户针对性解决问题,保护土壤、提高产量和品质。“粮食、蔬菜、花卉、水果……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优势作物,种植户也有不同需求。缺啥卖啥,才能不愁销!”罗恒说,只有让农产品长得壮、卖得旺,化肥才能有销量。新产品的好效果让农户安了心,仅今年1月,销量就达到170余吨。
11条包装线满负荷运行,每天提前一小时开始包装工作,这段时间,云天化化肥的平均日产量达到了2.5万吨以上……化肥销得好,背后是生产端、运输端的高效运转。在云天化天安化工产品包装车间,企业通过增加巡检频次、提高巡检质量,不断优化装卸作业,化肥产品实现了稳定供应。产量高、供应稳,云天化生产的肥料不仅在本地热销,还源源不断销往华北、东北等粮食产区,服务约5亿亩耕地。
在天安化工,除了大型氮磷肥装置满产运作,其他生产线也满负荷生产。“今年一季度,营销人员平均每个月有1/3的时间在外跑市场,拓展用户,摸清市场需求。”天安化工生产技术部副部长谢波说,近年来公司加大科研投入,“一旦发现客户有新需求,我们就紧跟需求,积极研发。”
新品专用化肥
助力绿色转型
一块玫瑰种植田,一脚下去踩不着土;一条玫瑰包装线,从分级到包扎都靠机器;水肥循环利用,浇灌精确到秒……“在这里,一台电脑就能控制两三个大棚的水肥!”走在8米高的宽敞大棚里,花匠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鲁志欢步履格外轻快。
云南是鲜切花的主要生产基地。在昆明市晋宁区昆阳磷矿复垦植被区的空地上,花匠铺的玫瑰示范园已经初具规模。既要种植鲜花,又要销售花卉专用肥,鲁志欢说:“我们既是示范田,也是试验地。”
“肥多肥少,会影响叶片大小、枝条形态、花苞着色程度等。”花匠铺技术人员陈鑫说,因为品质不同,同一品种鲜花价差可能有两三倍,想要“卖得好”,必须“种得好”。为了带动农户种植水平提升,花匠铺技术人员常常去周边村落,推广新品花卉专用肥,提供花卉植保方案。换上新肥新方法,晋宁区宝峰街道龙泉村花农杨贵生种出的鲜花,不仅产量有了提升,品质更是提高了一大截。
相对于漫灌,滴灌种植能够明显提升鲜花产量和品质。不过,滴灌对肥料的水溶性要求更高,如果肥料杂质过高或者溶解不充分,容易导致滴灌管线堵塞。近年来,越来越多花农用上了滴灌,化肥生产企业随即加大了新品水溶性花卉专用肥的推广力度,成为化肥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智能化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花匠铺在鲜花种植环节的管理更加精准。“鲜花销售淡旺季明显:重大节日一花难求,价格水涨船高,我们通过控制水肥,尽可能扩大鲜花产量;而到了淡季,我们就适当压缩鲜花产量,着重提升品质,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鲁志欢说。在花匠铺的温室大棚里,不少种植户问得格外仔细,如今好几个种植大户已经率先用上了智能化绿色种植技术。
传统大田种植,在水肥控制方面有一定难度,花卉品质很难精准掌控;而通过无土滴灌栽培,实现对水肥的精准智能控制,不仅极大提升了花卉品质,还能回收利用多余的水肥,从技术上实现水肥零外排。
“传统方法种植,每亩年产4万—6万株都算好收成。通过标准化的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每亩年产可以提高到14万—15万株。”陈鑫边激活系统操作台边说,依靠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水肥回收、消毒后再利用,支撑了花卉种植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力科技富农
推动减灾增收
前阵子,一场倒春寒,让昆明市嵩明县蔬菜种植户薛佳鹏损失不小。“小瓜不耐寒,遇上冻害要赶紧拔掉,否则很容易造成成片死亡。”薛佳鹏心疼地说,“本想着要不成了,还好碰到了嵩明科技小院的专家们下田走访。”
嵩明县是云南省蔬菜主产区之一,每天都有蔬菜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发往各地,当地像薛佳鹏这样的专业菜农数量不少。蔬菜销售,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关系农户生计,如何提升产量、种出更水灵的菜成了农户们最关心的事。一季耕作一季收成,施肥影响作物与土壤。因此,如何选肥用肥,自然也成了田里的重头戏。
为更好助力农户种植,当地化肥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嵩明科技小院。作为建在田间地头的综合型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嵩明科技小院可以提供农业研究、施肥方案设计、肥料试验示范与农业技术服务等多类型服务。
为保春耕,嵩明科技小院院长周维兴带着团队下地调研,正好碰上了薛佳鹏家受灾的农田。
刚走进薛佳鹏家的菜地,周维兴心里也不是滋味,挽起袖子一番检查,发现不少瓜苗还能“抢救”。周维兴马上提出可以试试新推广的抗寒特种肥料,或许能挽回一些损失。听完建议,薛佳鹏暗自算账,一瓶特种肥不过100多元,哪怕没效果也亏不到哪里去,于是买了两瓶,喷了3次。两个月后回访,薛佳鹏说:“那些救回来的小瓜,加起来卖了近1万元!”
“常规的复合肥是主食,但只吃主食,何来营养均衡?”周维兴介绍,要种好地,还得用对肥、用精肥、用好肥。比如添加聚谷氨酸,保水保肥;使用水溶性肥,作物吸收更高效;增加微生物菌剂,恢复土壤活力……科技小院团队从设计施肥方案到田间指导,全程推进科学种植。
“不仅肥要好,还得划算。成本太高,效果再好也白搭。一块土地投入多少,农户门儿清。”周维兴告诉记者,“如今,连那些种了多年地的‘老把式’,都对我们这个‘家门口的农学院’很认同。”
- 2023-04-26各地将全力保障“五一”假期交通物流平稳有序
- 2023-04-26制造业名城展新颜 ——开局之年看株洲
- 2023-04-26广交会如何擦亮“金字招牌”?从中国“好礼”看市场变化→
- 2023-04-26走进江苏常熟蒋巷村 探寻新时代下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