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共襄伟业 善作善为砥砺前行——人民政协五年工作综述
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 俞海萍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展现全新气象,满载人民期待,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人民政协工作将踏上新的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高度关注,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一系列新要求。过去五年,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守正创新、凝心聚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开创了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协商机制守正创新
协商内涵更加丰富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新的历史使命,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
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为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作用。实践充分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的重要制度安排,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五年来,全国政协聚焦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定位,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协商议政格局,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努力使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2018年10月,全国政协举行第一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800多位委员登录履职平台,在专题议政群议政建言,提出10万字意见建议。
创新协商载体形式,拓展协商深度广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十三届全国政协创设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把协商从会场延伸到网上,拓展委员参与面、增强履职便利度;创设专家协商会,组织跨界别、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委员和有关学者,针对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深度协商,形成一批高质量建言成果。改进加强双周协商座谈会效能,增加协商密度,强化讨论交流,参会委员以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为主,选择切口小、社会关注度高的具体问题议深议透。
提升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制定实施全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深入协商议政;建立主席会议成员牵头领衔督办重点提案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提案建议成果转化;组织专家委员和有关学者深层次研究重大战略性问题,应用型智库作用进一步发挥;建设具有政协特色的高水平参政议政人才库,为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供智力资源……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制度保障更加完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聚焦中心服务大局
履职尽责为国为民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国之大者”,是国家各领域的发展所需,是千家万户的幸福所向。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五年来,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协商、强化监督;倾听群众呼声,助推解决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增进人民福祉,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人民检验的答卷。
“十三五”期间,全国政协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了大规模行动。在原本9个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上,新增设农业和农村委员会。2018年,全国政协6位副主席带队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近百位委员赴14个省区市专题调研,找对策、想办法、提建议。这五年,全国政协每年都将脱贫攻坚确立为重点协商议题,召开了4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视察调研17个省区市,足迹遍及脱贫攻坚的所有主战场。“我们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在基层、在调研、在讨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说。
“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实施,人民政协的履职贯穿其中。全国政协10个专门委员会全部参与,并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方式为规划编制出谋划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各专委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在各个领域的工作重点,每年选择一个角度持续跟踪监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扩大内需战略”……2022年,全国政协围绕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举办重要协商活动17场,组织视察考察调研75项,召开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7场,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回应民生关切、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始终是人民政协履职作为的方向。从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到完善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从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到加强幼教师资培养……人民群众的“身上事”“心里话”成为全国政协的重要协商议题。委员建言出实招,相关部门有回应,民生温度在协商中不断提升。
提案是人民政协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履职手段。收到提案2.9万余件,立案约2.4万件,遴选督办重点提案312项。五年来,一份份凝聚了委员心血智慧的提案得到反馈和办理,许多建议获得采纳,转化为促进发展、助力民生的政策举措。“无调研,不提案”“较真劲、建真言、真建言”已成为委员们履职的共识。调研扎实、建议可行,提案质量整体跃升,精品迭出,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书香政协引领风尚
团结凝聚社会各界
谈到在人民政协的履职感受时,许多委员不约而同地形容,人民政协是一所大学校。学无止境,自我提升亦无止境。
2020年4月,全国政协启动委员读书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活动启动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希望运用好读书活动这个载体,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并努力带动和影响各界别群众开展读书活动。
三年来,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书香政协建设。2022年,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智能平台正式启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具备全天候、全覆盖、扁平化的显著优势,全国政协委员和省级政协委员2.1万用户登录使用。随后,定位于图书存阅、读书交流和成果展示功能的全国政协书院正式挂牌运行。开设147个读书群,组织开展10期主题读书活动,举办900余次线上和线下读书活动、30余次“周周论学”,如今,读书已是委员履职工作的“新常态”、日常生活的“新方式”、凝聚共识的“新渠道”。
2021年4月16日晚,90多岁高龄的党史研究大家金冲及先生受邀以“百年党史上的几个重要关头”为题,在“中共党史学习”委员读书群进行的那场线上辅导讲座。委员们反响热烈,发言交流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2时39分。这让担任群主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魏海生坦言“十分感动”。
开卷有益,学而不厌,“勤学”“善学”是委员读书群的特质。有主题、有领学、有导读、有讨论、有小结,邀请各领域专家讲解辅导,委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常常深夜在线交流,凌晨上线发言。委员在读书群内以书会友,深度碰撞思想、广泛凝聚共识。魏海生说:“委员读书群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包容互鉴、理性交流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政协学习文化。”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委员读书平台不仅是学习平台,还是协商议政平台,许多有参考价值的真知灼见和提案诞生自这里,不少读书成果切实转化为履职效能。据统计,委员读书活动开展三年来,共转化报送提案、政协信息、专项报告等履职成果200余份,内容涉及碳达峰碳中和、经济增长、乡村振兴、人才强国战略、老龄社会治理等国计民生重点问题。委员们感叹:“把书读薄了,把人读厚了;把书读旧了,把人读新了。”
政协的书卷气浓了,形成强大的外溢效应,带动社会各界群众品味书香、爱上阅读,读书活动亦成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纽带。2022年,全国政协创新开展“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主题读书暨“和全国政协委员一起读书”活动,设置5个社会读者群,民主党派人士、民族宗教、港澳台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方面的政协委员、界别群众共700余人参与活动,书香政协带动书香社会的引导力进一步增强。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全国政协的起步之年。人民政协将锚定党和人民群众对政协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践行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光明日报北京3月3日电)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4日 01版)
- 2023-03-04【社论】凝心聚力 共谱华章——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
- 2023-03-04新华时评: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的中国担当
- 2023-03-03【地评线】东湖评论:青春“筑梦”正当时 理想“领航”新征程
- 2023-03-03【地评线】中安时评:共赴春天的盛会,奏响奋进中国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