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 品读春节 “仪式感”,欢欢乐乐过大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充满烟火气的市集人头攒动,双手拎着满满当当的年货,传统的中国红点缀着大街小巷。无论是加入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由久别奔向重逢,还是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时为即将到来的节日装点准备,年味儿都随着越来越近的新春脚步愈加浓厚。年夜饭桌上必备的拿手菜、腊肉腊肠悬挂飘香、福字春联张贴换新、天南海北祝福声声……一年又一年,仪式感拉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过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传统,每每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几乎有着同一个”过年姿势“——置办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行礼…….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一种过年的“仪式感”。中华民族是个讲究礼仪的国度,“仪式感”里有期盼,期盼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大国粮仓越来越丰盈;期盼着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山河无恙…….
品读春联里的“仪式感”,感悟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欢欢乐乐过大年。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贴春贴,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是老百姓的春节习俗。传统春贴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但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贴。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但不是每幅春联都有横批。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宋代开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慢慢桃符开始被纸张所取代,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春贴纸”和“春联”。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每每贴春联,里面总少不了一个“福”字。家有福字来,诸事遂顺开。春联里的“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期盼家庭幸福美满,期盼人人平安,平安即是福。
品读年夜饭里的“仪式感”,万家盼团圆,欢欢乐乐过大年。过年吃年夜饭成为亘古不变的传统习俗。如果不吃年夜饭,这个年就会过得没有滋味。这个年夜饭里面蕴含着风调雨顺不说,还昭示着一个国家的平安。战火年代,兵荒马乱,山河破碎,无以为家,人们根本没有心思过年。只有太平盛世人们才会安享过年的滋味。除夕之夜,一家老少聚拢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长辈可以给晚辈行压岁钱;儿女们终于可以帮助爸妈“洗洗筷子刷刷碗”,弥补对父母的亏欠;三年多的亲情阻隔人们有太多的话题扯不完………“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天涯共此时,欢乐中国年。年夜饭里团团圆圆成为年文化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仪式感”最庄重的时刻。
品读年文化里的“仪式感”,欢欢乐乐过大年,年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一道靓丽风景线。“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百年来,春节文化深入人心,在春节文化中各种各样的“仪式感”让人目不暇接,每每这个节日来临,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悉数登场,划旱船,舞龙狮,踩高跷,看大戏…..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的文化内涵在不断演变,自从央视春晚面世以来,几十年来大年三十精彩呈现,成为国人的传统保留剧目。春晚节目丰富多彩,歌舞,相声小品,京剧等一应俱全。春晚节目坚持求新求变,不断满足人们的新追求。此外还有网络春晚,这同样是一道靓丽风景线。在农村,赶庙会,看大戏;在城市里逛公园,赏花灯,猜谜语,这些过年的传统文化“仪式感”里,多了几分祥和与平安,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足的生动体现。
金虎辞旧岁,玉兔迎新春。这是一个全民踔厉奋发的年代,满满的春节“仪式感”里承载着收获的喜悦:去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大关,继续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年我国克服了疫情困扰和极端干旱天气造成的影响,粮食生产取得“19连丰”;这一年我国神舟十三、神舟十四、神舟十五相继发射升空,实现了我国航天员太空6人会师的壮举,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的高光时刻……一年之计在于春,踔厉奋发正当时。春天是万物勃发的季节,春天是辛勤耕耘的季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石粮。劳动创造世界,汗水成就未来。让我们从春节“仪式感”中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英勇奋斗!
- 2023-01-19【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十年发展谱华章,“流动中国”更闪耀
- 2023-01-19让春运回家路更安全更温暖(评论员观察)
- 2023-01-19【光明时评】借消费复苏东风,重振老字号辉煌
- 2023-01-19五个一百:激扬正能量,照亮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