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实现全球“气候正义”需要中美相向而行
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当地时间11月20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加时谈判2天后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在“77国集团和中国”的提议与推动之下,COP27终于就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机制达成了协议。
“损失与损害”基金的设立,旨在帮助那些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历史责任。但是,气候变化的影响却不分国界。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为愈加频发的全球极端气候埋单。今年夏天,巴基斯坦就遭受了该国历史上空前的洪灾,致使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淹,3300万人受灾,财产损失达400亿美元。据统计,到2030年之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每年蒙受的损失将高达5800亿美元。因此,发达国家对遭受气候变化灾害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赔偿是实现“气候正义”的核心要义。在此背景下,“77国集团和中国”去年就曾在COP26上提议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却遭到发达国家的反对。由于发达国家一直不愿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应有的责任,《巴黎协定》所设立的“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至今仍然遥不可及。在会前,外界也普遍对COP27取得突破不抱太多期待,以至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上忧心忡忡地提醒各国代表:“我们正驶在前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上,而且脚还踩在油门上”。
谈判进程也如外界所料异常艰难。会议在召开12天后不得不进入“加时赛”。然而在最后一刻,原本最反对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的美国却软化了立场,令该提案得以顺利通过,这一戏剧性的转折其实离不开中美之间所释放的合作信号。
11月14日,就在COP27谈判陷入僵局之际,中美元首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了面对面会晤。中美双方在会谈时均表达了对重启两国对话的期待。美国总统拜登还特别提到,希望在气候变化领域加强中美合作。11月16日,中国气候变化特使谢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沙姆沙伊赫进行会面。解振华在会后表示,这是一次“坦诚、友好、积极、正面,很有建设性”的会面。另据美联社报道,此次会面提高了中美两国全面恢复气候谈判的可能性。因此,中美之间的默契合作是全球气候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其历史累计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球的11.4%和20.3%。为实现《巴黎协定》所设立的目标,中美之间的对话与协作必不可少。去年4月,中美两国曾发表《中美共同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其中强调“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这曾让世界看到了各国团结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曙光。但其后美国却不顾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大局,在台湾问题上频踩中国红线。尤其是在今年8月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之后,中美关系一度跌至冰点,中美之间关于气候问题的对话也随之搁浅。由此可见,破坏中美对话基础的责任完全在美方。
今天的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气候变化就是人类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威胁之一。缺少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将无从谈起。中国已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美国也提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50%,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化解全球气候变化难题,需要中美相向而行。
此次COP27批准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既体现出中美合作对于加强国际社会团结协作起到关键作用,也标志着人类向实现“气候正义”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损失与损害”基金对于发展中国家意义深远,但目前仍然只是达成了初步框架。具体的资金来源问题仍有待各国进一步商谈。2009年,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0年将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但至今尚未兑现;2021年,发达国家还曾承诺在2025年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适应资金规模至少比2019年的水平提高一倍,目前却未见明确行动。可以想见,未来的谈判进程必定会更加艰苦卓绝、起伏跌宕。
但是中美之间的携手合作无疑将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为打破两国关系的僵局迈出了第一步。期待未来两国能够以此为契机,开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如此才能造福两国人民、惠及世界各国。(责任编辑:华章 宇馨 原京)
- 2022-11-18引领全球发展方向的中国强音(望海楼)
- 2022-11-18为加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国际论坛)
- 2022-11-10经济日报金观平:网络空间治理需全球共同应对
- 2022-11-08新华时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要空谈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