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交流减少误判,确保中德关系行稳致远
黄萌萌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率领12名德国跨国企业高管代表团访华。此访是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以来首次访华,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欧洲国家以及G7国家首位来访的领导人。朔尔茨此访,释放中德交往积极信号,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以中德高层交流为引领,确保双边关系不会偏航。
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中德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德关系更是中欧关系的领头羊。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德携手共同承担国际责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中德绿色商品贸易总额占中欧绿色商品贸易近四成。
在经济领域,中德高度嵌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德贸易额不降反增,2022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更是超过100亿欧元,创20年新高。特别是大众、宝马、奔驰与巴斯夫等德国大型跨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占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在华市场销售额均占其全球营业额的30%以上。此次申请加入朔尔茨访华团的商界人士约有100人,但最终确定的12名代表大多来自深植中国市场的德国大型跨国企业,试图通过此访维护其在华贸易网络与供应链稳定,推进务实合作,获得更优市场条件。
朔尔茨访华距离上次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访华已过去三年。然而,新时代的中德关系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国际权力对比加速变化,中美贸易争端激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供应链中断、乌克兰危机、能源供应、通货膨胀等问题冲击着欧洲与全球秩序;二是在大国关系中,美国因素在中德关系中的比重上升,新时代的中德关系展现出多维性与复杂性特征;三是在德国国内,朔尔茨领导的三党执政联盟嘈杂之音如影随形,德国政界与经济界的对华立场也并不一致。
朔尔茨此次访华在德国国内引起极大关注。特别是在10月底批准中远集团收购德国汉堡港股权的事项上,德国总理府力压绿党执掌的德国外交部和经济部对华“价值观外交”的强硬势头,掌舵中德关系发展的“务实性”方向,最终通过了24.9%的少数股权收购方案。
朔尔茨访华意在促进中德坦诚交流。德国不能和中国脱钩,也不能任由经贸关系“泛安全化”。此外,在欧洲的“多事之秋”,德国经济界也难以承受对华脱钩成本。德国作为出口型国家,受益于全球化与自由开放的全球经济秩序,供应链回流、提高对华贸易壁垒等“去全球化”措施都将为德国经济带来负累。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公布的数据显示,若德国产业链从中国回流至德国本土,德国GDP将损失10%;若中欧爆发贸易战,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德国承受的经济损失将是英国脱欧的六倍。
出访前,朔尔茨发表署名文章阐明其来访目的。一是在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寻求对华交往新路径;二是明确中国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德国无意实施对华“脱钩”,也无意参与所谓的“阵营对抗”,而是寻求多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与亚洲伙伴关系,降低单方面依赖导致的供应链风险;三是继续推进德国企业在华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待遇;四是在全球抗疫、反对使用核武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等全球治理议题上明确对华合作的必要性,表示该领域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
实际上,中德两国在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反对阵营对抗、欧盟战略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确保供应链稳定以及在共同承担全球治理责任上早有默契。此次会晤中,中德双方坦诚沟通,在继续推进两国企业投资合作,加强在气候环保、生物多样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促进粮食安全、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等全球问题上形成共识。由此可见,相互尊重,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对话协商,抵制阵营对抗、泛意识形态化等因素的干扰,是中德关系行驶在正确轨道上的前提条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晤德国总理朔尔茨时引用了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一个观点,“政治家应当以宁静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以勇气改变那些能改变的,用智慧分清其中的区别”。朔尔茨来访前曾言,期待在符合中德双方利益的领域继续寻求合作,在有争议的领域对华坦诚交流。在大国博弈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中德关系仍具有较强的韧性,务实派政治家有意愿,也有能力保持交流,减少误判,确保双边关系行稳致远。(责任编辑:安然 乐水 宇馨)
- 2022-11-07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帮助非洲朋友实现共同发展
- 2022-11-07联大三委就俄方所提决议草案表决,扎哈罗娃曝视频揭露美国“操控”他国
- 2022-11-07瑞媒警告欧洲勿盲目追随美国:把中国当作敌人不明智
- 2022-11-07美媒:美国各地涉中期选举投诉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