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收入涨了好几倍,日子越过越好”(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本报记者 邹 松
田埂间,拖拉机隆隆作响。拖拉机上,驾驶员一丝不苟操作。这是非洲国家贝宁中部城市帕拉库“美丽城村”的工作场景。“我们祖祖辈辈以种棉花为生。自从用上拖拉机,以前3天的农活现在半天就能干完。”25岁的拖拉机手伊萨·纳霍姆说。
“美丽城村”是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援助项目组的驻地。中贝棉花技术合作项目始于2013年,通过开展棉花良种选育、种植技术示范、农机技术培训以及农机设备援助等工作,促进贝宁棉花生产提质升级,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14次培训,培训学员500多人次,覆盖贝宁多个地区。
今年5月,纳霍姆和另外34名学员参加了2022年度中贝棉花农机技术第一期培训班。在理论和实践课上,他们系统学习了农机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了拖拉机、播种机、脱绒机等农机操作要领及日常维修维护技术。“我们全都通过了考试,援助项目还给村里添置了新的农机设备。”中国专家的细致耐心让纳霍姆印象深刻。
对比村里农业生产模式与往日的不同,纳霍姆连连感叹:“以前,村民们大多采取自给自足的耕种模式,活干得不少,棉花单产却不高。”通过加入项目组负责的棉花种植示范合作社,贝宁多地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户们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不断优化犁地、播种等技术,棉花产量大幅提升。”纳霍姆笑呵呵地说:“村民们收入涨了好几倍,日子越过越好。尤其是一些农业技术员,不仅多次扩建了自家房屋,还购置了属于自己的农机具。”
同样在培训班上收获满满的还有26岁的当地人森比亚·贝拿宾,他自豪地说:“因为我们能帮村里快速种棉、收棉,现在村民们都叫我们‘棉花超人’。”
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援助项目组组长首小勇介绍,为培训当地农业人才,项目组除了每年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还与驻地附近的奇卡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吸纳该校毕业班学生到棉花基地实习。中国专家们也借此推广棉花特色种植项目,提升贝宁农民的农业机械化意识和农机使用水平。
贝宁是非洲重要产棉国,去年全国棉产量达80万吨。“我们将继续加大棉花技术援助力度,进一步降低当地棉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增加当地收入,助力贝宁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小勇说。
中贝在棉花种植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贝宁棉花研究院代表西拿表示,在贝中农业专家的通力合作下,明年贝宁全国有望实现产棉100万吨的目标。贝宁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巴刚表示,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援助项目是贝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非常感谢中国农业专家的辛苦付出”。
- 2022-10-20数说新时代|工业实力持续增强 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 2022-10-20陕西米脂县万亩谷子喜丰收 每亩较去年增收900到1000元
- 2022-10-20物流保通保畅 | 民航保障货运航班环比增长37.6%
- 2022-10-20【数字十年】我国经济实现历史性跃升